(相關資料圖)
近日,“618”大促拉開帷幕,各大電商平臺及部分實體經營商家已陸續推出形式多樣的花式促銷活動。針對此,福建省消委會發布“618”理性消費八大提醒。
注意選擇正規的電商平臺。消費者要盡量選擇有資質、大型正規的電商平臺,購物時查看商家營業執照、許可證等相關資質是否齊全,挑選信譽度高、評價好的網店,特別注意不要向賣家的QQ或微信等方式提供的交易鏈接付款,支付時一定要通過正規的第三方支付平臺。
注意提前計劃,理性消費?;臃倍嗟摹?18”宣傳促銷活動讓消費者眼花繚亂,消費者在購物時一定要擦亮雙眼,切莫受“秒殺”“數量有限”“滿減”等宣傳的影響,應做到提前計劃,按需購買。
注意了解促銷活動規則,小心避“坑”。對于各種價格促銷宣傳,消費者要仔細了解商家的促銷規則,同時要注意提前對相關商品進行價格關注,前后對比,貨比三家。特別是各種滿減、紅包、預付定金等優惠規則是有一定適用范圍和條件要求的,因此更要了解清楚,避免糾紛的產生。
注意預付式消費有風險。消費者不要被商家宣傳的優惠折扣所迷惑,應盡量避免一次性預存大筆金額,以免商家停業走人、攜款潛逃,導致財產損失。
注意直播間消費莫沖動。近年來直播間購物成為消費潮流,但也伴隨著直播帶貨亂象迭起,“翻車”不斷。消費者在主播們聲嘶力竭的售賣下一定要保持理性,切勿沖動消費。
注意收貨細節。在購物前,消費者應與賣家就送達時間、退換貨方式、是否包含運費險等達成協議;收貨時,要注意包裹包裝是否完整,有無破損,最好能和快遞員要求當面驗貨,發現問題及時聯系商家;簽收后,如發現商品有質量問題或者商品不適合之類,不要丟失商品的外包裝,及時與賣家聯系協商解決售后問題。
注意保護好個人隱私。非必要不提供個人身份證、銀行卡、各類驗證碼等重要信息,收貨后及時銷毀帶有個人信息的外包裝,避免隨意丟棄而產生的個人信息泄漏。
注意保留相關購物憑證,合法維權。購買商品或服務時注意保留購物相關憑證,一旦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可先與商家協商處理或向網絡交易平臺投訴,協商無果可向網絡交易平臺或商家所在地的12315、市場監管部門、消委會進行投訴。
同時,福建省消委會建議相關監管部門可借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式加強動態監測,強化數據分析,也提醒各大電商平臺及實體經營者,應當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提升產品和服務意識,多一些真誠,少一些套路,共促消費環境提升,讓消費者能真正地放心消費、安心消費。(記者 沐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