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6月13日訊(記者 林智嵐 通訊員 黃煜 曾真)13日,記者從廈門市場監管局獲悉,日前,廈門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發布《農村集體聚餐管理導則》,屬全省首創,并納入供廈食品標準體系。
《農村集體聚餐管理導則》的出臺讓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及操作“有標可依”,對強化供廈食品安全風險管控,具有重要意義。該團體標準由廈門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指導,集美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方圓標志認證集團廈門有限公司、集美大學、集美區鄉廚合作社共同起草制定。
民以食為天。鄉宴承載了人們對傳統節慶的美好寄托,鄉廚們也自然成了農村集體聚餐的活躍力量。為進一步推動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機制的標準化、體系化、長效化,集美區食安辦組織相關單位,將原有的農村集體聚餐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規范進行總結梳理,歷經近一年的反復調研、討論、征求意見,最終形成《農村集體聚餐管理導則》,并細分為《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規范》《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兩個部分。該團體標準不僅對農村集體聚餐的報告登記、前期準備、加工制作、應急處置、培訓考核等關鍵環節予以規范,還對舉辦者、承辦者、行業組織在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中所承擔的責任進行了明確。
此外,該團標還有多個創新亮點:一是列出《農村集體聚餐食材(菜品)風險提示》清單,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程度,對食材(菜品)選購、烹飪過程中需注意的事項進行了提示;二是倡導文明餐桌、踐行移風易俗、禁食野生動物、反對食品浪費、做好垃圾分類等文明新風尚;三是將執行本團標的農村集體聚餐活動納入全市食品安全公共責任保險。
下一步,集美區食安辦還將充分發揮“鄉廚合作社”優勢,結合2022年度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通過舉辦鄉宴文化節、鄉廚專題培訓指導、拍攝科普視頻等方式,率先推動該團體標準在集美區落地執行,進一步強化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控,扎緊扎牢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防火墻”。
(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