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時許在鬧鐘聲中醒來,窗外天還未亮,迅速洗漱一番,推門而出。這是南安市公安局洪瀨派出所民警陳慶山疫情以來的工作生活。
陳慶山今年59歲,從警30多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一輪疫情,即將退休的他,決定站好最后一班崗,全力以赴奔向抗疫一線。
圖源:東南早報
寅時—午時
不到10分鐘,陳慶山便趕到位于洪瀨鎮西林村的核酸檢測采樣點——西林中心小學,他負責該采樣點的安保工作。
5時,核酸采樣正式開始,村民們陸續從各地趕來,陳慶山便站在大門口,引導村民有序停車。隨著村民人數慢慢增多,陳慶山開始轉戰內場,引導排隊人員保持一米線距離,按線排隊。
“陳慶山,門口賣菜的人又來了。”喊他的是西林村的一名村干部。原來,為了快速有效阻斷疫情傳播擴散風險,防止疫情外溢,洪瀨鎮于3月20日起被劃定為管控區,實行“人不出區、嚴禁聚集”,原則上實行“居家隔離”管理措施,非本區域居民謝絕進入。部分村民家里自己種的蔬菜吃不完,便趁著核酸采樣的機會,將蔬菜搬到現場兜售。
眼看著原本不寬敞的路面逐漸被賣菜村民占用,陳慶山趕緊耐心相勸,村民們聽后也都配合地轉移場地。
這邊還沒忙完,不遠處的小騷動又引起了陳慶山的注意。原來是一名前來做核酸采樣的老伯,將騎來的三輪車直接停放在門口,守在一旁的志愿者出言勸阻,但老人不愿離開。
“好了,好了,都是這個歲數的人了,一人退一步。”陳慶山先請志愿者離開,隨后拉著老伯走向采樣點:“志愿者也是職責所在,他這樣做是為了我們村民的健康著想,你要理解他……”
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終于讓阿伯平息了心情,明白了自己的不對之處,也理解了志愿者的不易。
核酸采樣點雖沒有大事發生,但要維持現場秩序可不容易。陳慶山和“戰友們”就這樣忙忙碌碌,直到中午12時核酸采樣工作結束。
午時—酉時
12時30分許,在西林中心小學簡單吃完盒飯,陳慶山就接到了村干部的求助:2組有一戶村民家中有老人去世,想按照民俗操辦白事。
收到求助后,作為西林村駐村民警,陳慶山迅速起身和村干部一起前往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
“坐開點,保持一米距離。”一進門,看到坐在一起吃面條的村民,陳慶山趕緊勸道。
對于陳慶山的到來,村民表示不解:“這里有老人去世,作為鄰居,我們肯定是要來關心一下的。”
“農村的習俗,我也是懂的。但我們一直都在倡導簡辦白事,現在又正值疫情期間,更要簡單操辦。”陳慶山一邊安撫家屬,一邊耐心解釋目前的疫情形勢,以及防疫期間聚集活動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
剛說服了這家,同行的村干部又接到村口防控人員的求助:有群眾要在防控路口沖關。陳慶山顧不得其他,連忙和村干部一起趕赴現場。
到達現場后,陳慶山等人才知,當事人是想給在村另一邊上班的妻子送飯。“即使你想給妻子送飯,也不能這樣違反疫情防控措施。我們鎮從今天開始被劃為管控區了……”陳慶山嚴肅地告知違反疫情防控措施的后果。
處理完“沖關”事件,陳慶山和村干部回到西林村村委會,板凳還沒坐熱,又接到了另一位村干部的電話,有事需要他幫忙處理……
戌時—子時
再次回到派出所,已是晚上7時30分。匆匆吃完晚飯后,陳慶山又主動和同事一同前往洪瀨鎮金鹿路口的疫情防控交通查驗點執勤。
同事勸他先回去休息,他說:“這個卡口這么忙,我先幫忙一會兒吧。”
查看司機的健康碼、行程碼和48小時核酸檢測報告,測量體溫,再引導司機進入或勸返……就這樣,陳慶山在一次次重復的步驟中,度過了漫漫長夜。
不知不覺間,已到次日0時許。這時,陳慶山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派出所宿舍。
“這沒什么,就是我正常工作的一天。這個時候,作為一名老黨員肯定是要站出來的,這也是我的職責所在。”陳慶山憨笑著說。沒有豪言壯語,但一名老黨員發自肺腑的告白,卻有著千鈞之力。
59歲,論黨齡、論警齡,陳慶山目前在洪瀨派出所都算是最“老”的同志了,然而在疫情防控殲滅戰中,他勇擔黨員責任、職業使命,不懼困難,沖鋒在前。也正是有著一批像陳慶山這樣的老將,在一線披堅執銳,奮不顧身,為疫情防控殲滅戰奉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