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熱點新聞 > 產經綜合 > 正文

    兩代農人的接力故事

    2022-03-25 10:25:43    來源:福建日報    

    春分時節,天剛蒙蒙亮,壽寧縣犀溪鎮武溪村墘坪自然村村民魏成福、鄧乾英夫婦就在自家的家庭農場忙活了起來。“一年之計在于春,農時不等人呀。這個季節埋頭耕種,來年才能有好收成。”輕輕捧起一把泥土,魏成福湊近聞了聞。“這些泥土恢復了活力,能種出好糧食,證明我當初的選擇沒有錯……”

    開荒開成了種糧大戶

    “我們那代人對饑餓刻骨銘心,現在黨的政策真好,種糧非但不交稅,還有補貼。”農民出身的魏成福也曾想告別土地,可最終還是選擇了種莊稼。

    上世紀60年代,因在村里找不到別的出路,魏成福的父親帶著一家人搬到外地打拼。1998年,看到老家發展得越來越好,他們又搬了回來。

    剛開始,魏成福到附近的工廠打工,每月有固定收入。“原以為就這樣在工廠待一輩子,沒想到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決心回鄉種田。” 魏成福回憶說。

    有一天,妻子鄧乾英興沖沖地拉著魏成福來到一處荒地。只見雜草長得老高,打聽后才知道,年輕人都進城打工了,村里不少良田變成荒地。魏成福越想越不是滋味,決定流轉過來試種田。

    開荒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田地拋荒多年,長滿兩人高的蘆葦,夫婦倆起早貪黑,成日泡在田里,開挖蘆葦,平整土地。此舉引來很多人嘲笑,鄧乾英說:“村里人笑我們傻,因為有些田不僅偏遠,面積也小,花費的成本很大,一年算下來也沒賺頭,但我覺得田種起來總比荒著強。”

    隨后幾年,夫婦倆一心撲在荒地上。最開始開荒50畝,面積逐年增加,如今已有了350畝。曾經荒蕪的土地,被夫婦倆勤勞的雙手硬生生開墾出來,種上了水稻。因種出的大米口感好,吸引不少周邊縣市的人前來購買,他們成了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

    田野點燃新希望

    手中有糧,心里不慌。農閑時,魏成福常常坐在田邊望著自己種植的水稻,心里無比踏實。但隨著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他漸漸感到力不從心。如何延續自己多年的心血?魏成福時常感嘆:“兒子常勸我在家享清福,可好不容易開墾出來的土地,不想看著它們再次被拋荒。”

    魏成福夫婦膝下育有兩子,大兒子魏朝輝從小就跟著父親在田間地頭勞作,是種糧的好把式。可看到不少村民外出打工,魏朝輝也動了離鄉外出闖蕩的念頭:“我不想一輩子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外面掙錢路子多,更適合我。”聽聞兒子的心聲,魏成福心里雖有些失落,卻也尊重他的選擇。

    “當時年輕人都在外面打工,農忙時缺乏人手,收割糧食成了最大的困難。”魏朝輝說。在兒子的建議下,夫婦倆利用國家農機補助政策購買了2臺收割機、4臺微耕機、1臺碾米機。同時,他們成立了壽寧縣富園農機專業合作社,為周邊村民提供農機服務,每年可額外增收5萬元。

    如今,合作社的機械設備增添到13臺。靠著這些農業“助手”,魏成福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幫助周邊村民實現了水稻生產現代化、機械化。

    盡管現在田間管理更加機械化,但還有許多農活需要人工去完成。多年來,魏成福夫婦習慣了天亮就起床,忙好家務后就趕到田里開始一天的勞作。2018年,魏朝輝被父親的這股子韌勁所感動,毅然決定關停自己的工廠,回鄉與父親一起當農民。不過,他要當的是新型農民。

    小康“產業鏈”

    “我們是抓著農業發展最好的機遇從事農業生產的。”魏朝輝坦言,隨著國家惠農政策力度不斷加大,他看到了農業興旺的前景。

    不過,作為年輕一代,魏朝輝并不滿足于父輩傳授的傳統經驗。對于農業,他有自己的見解:“我們這一代與祖輩對農業的態度不一樣,我們把農業當工作,他們把農業當生活。”

    與父親以糧為本不同,為了提高畝產值,魏朝輝決定實行甜玉米與小米椒等高山蔬菜輪作制。同時,為了讓種出的糧食、蔬菜有穩定的銷路,他回鄉前學習了高山蔬菜有機種植技術,考察了市場,尋找客源。“我跑到杭州等地了解市場,當時聯系到杭州一家蔬菜批發檔口,只要我將農作物運過去,他們就能收購。”魏朝輝說。

    但又一大難題擺在了面前——圍繞如何銷售,魏朝輝與父親產生了分歧。當魏朝輝向父親說出自己的想法時,魏成福反對:“蔬菜易損壞,路上顛簸爛了怎么辦?發到外地賣,錢不能馬上到賬,還不如在縣城擺攤來得保險些。”面對父親的重重疑慮,魏朝輝決定用業績說服他。

    2019年起,魏朝輝將收割好的糧食、蔬菜運往杭州、廈門、福州、泉州等地,很快便銷售一空。有些糧食還未收成,就被老客商提前預訂。魏成福的顧慮漸漸打消了。

    當魏家形成一條父親管種、兒子管賣的小康“產業鏈”,魏朝輝又琢磨著如何帶大伙兒一起奔富路。

    2020年,魏朝輝成立了壽寧縣犀溪鎮朝輝家庭農場,采取“公司+農場+農戶”的經營模式,由農場組織生產,村民參與勞作,帶動周邊群眾就近就業增收。靠著在農場打工,村民孫克康每月有近5000元工資。

    去年,魏朝輝一家人收入近40萬元。面對未來,他有了新夢想:“我計劃注冊一個自己的商標,讓農場朝著機械化、品牌化、產業化的方向一步步前進,形成一條完整的生產鏈。” (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吳枋宸 吳蘇梅)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亚洲第一页日韩专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亚洲av综合日韩|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麻豆|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永久亚洲成a人片777777|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7777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91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久久国产亚洲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