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開“家校網絡研討會”,實現家校共建
為了讓更多家長深入了解幼兒教育,實現家校共建,上海耀中國際學校多次召開“家校網絡研討會”,學校邀請到香港耀中國際學校幼兒教育部外籍校長,與與會家長一同探討了耀中幼兒教育教學法,以及它如何創造了一個良好文化和教學環境,影響兒童的學習和發展。
在上海耀中浦東國際學校多年教育實踐的基礎上,校監陳保瓊博士提出了“環境-互動-演化”的教育理念:即在不同環境中,個體之間的互動與演化是動態且雙向的,會隨著時間而改變、發展,得到深化。該理念也在上海耀中浦東國際學校日常教學得到落地,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保證。
升級浦東國際學校校區設施,讓學校成長的理想場所
為了保障幼兒教育進展順利,上海耀中在浦東國際學校御翠園校區落實了一系列重要的校園工程,為幼兒成長提供了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升級新的游藝區。玩耍對年幼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所以在御翠園校區操場的盡頭浦東國際學校御翠園校區設立了一個新的空間,以小山丘和隧道為特色,讓所有幼教部和小學部孩子都可以盡情探索。同時,耀中還在幼教部區域安裝新的游戲設備,供低年齡段的孩子使用。
一流的運動場。在室外,一個全新的、高質量的運動場將為我們的許多體育課外活動(CCAs)和比賽提供一流的場地,并有機會舉辦更多大型的比賽。
實施玩中學教學方法,釋放孩子天性快樂學習
在日常的幼兒教學中,上海耀中浦東國際學校在幼兒教育中實施玩中學,把“玩”與“學”當做并列的關系,而非以學主導玩,反之亦然。在幼兒階段實施“玩中學”這一教育方法,更符合低齡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更好地將教育與“兒童本身”聯結在一起。
對于2-4歲的孩子而言,讓他們長時間坐在教室內,由成年人灌輸知識顯然是不現實的,他們的注意力無法集中。所以,作為幼教教師,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需求與興趣點,不斷調整課程活動,以促進幼兒最佳、最適宜的學習探索過程。
打造完善“幼小銜接”,給予幼兒全方面教育支持。
上海耀中浦東國際學校有完善且面面俱到“幼小銜接”系統,能確保學生學習環境之間的連續性,并恰當地滿足孩子們的社會、情感和教育方面的需求。為此上海耀中幼教年級的老師們主要采取了五個措施幫助四歲班(K4班)的孩子更快地適應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包括:逐步減少學生的午睡時間、組織學生們與小學部低年級主任一起開展班級集會、安排與一年級專科老師會面……
此外,上海耀中小學年級的老師們也會在“以概念為本”的課程體系下,針對數學課、英文課、探究課和品德課,分別從課程設置、同學關系、學習方法和師生關系層面,對學生給予全面的支持。
兒童階段學生的一生會產生重要影響,學校如果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研發出一套完善的教育體系,將給孩子一個光明的未來。作為上海國際學校中名列前茅的學校,上海耀中浦東國際學校會繼續通過多方探索,實踐,以教育工作者在專業領域的發展和進步促進孩子的教育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