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寧德市首個入駐商圈的政務服務站點——萬達商圈e政務站點啟用,該服務點集合了18個部門涉及公安、教育、工商、醫保、社保等方面100多個高頻自助服務事項,打通政務服務“最后1公里”,構建“15分鐘”便民服務網,讓群眾享有“就近辦、自助辦”的便利,這是寧德市持續打響“寧德服務”的又一舉措。
深入貫徹落實福建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寧德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寧德市把打響“寧德服務”作為牽引全局的“一號工程”,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
制定方案推進 打造“便利寧德”
寧德市以服務人和市場主體的全生命周期為切入點,按照“辦事速度最快、辦事流程最簡、一趟不用跑”的標準,對服務流程進行系統性重構、數字化再造,對標復制先進,推進改革創新,最大限度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成本、減跑動。
目標明確,“路線圖”清晰。通過重點圍繞“建設產業集聚智造高地、營造稱心的產業環境”“構建便捷高效政務體系、營造暖心的政務環境”“構筑司法為民橋頭堡、營造安心的法治環境”“建設宜居宜業海灣城市、營造舒心的生活環境”的“四心環境”,制定《打響“寧德服務”行動方案》。
《方案》細化分解重點任務,明確了86項具體措施,對每項具體措施分別明確工作要求、目標效果和責任單位,確保各項服務措施落地見效。將21項進一步服務市場主體任務和203項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建立臺賬,實行“一月一跟蹤一督促”推進任務落實。
“將營商環境堵點難點問題梳理形成122個問題整改任務清單。針對優短板制定實施《寧德市優化營商環境百日攻堅方案》,選擇對優化營商環境影響大的18個一級指標53項任務進行攻堅,落實‘一周一梳理一協調一通報’工作機制,推進攻堅任務落實。”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外,還通過開展窗口辦事體驗,督促對標標桿創新等措施來進一步優化提升“便利寧德”。
傾心提升服務 群眾共享便利
通過系列的優化提升,市民真切感受到“寧德服務”帶來的便利。在萬達商圈e政務服務站,市民翁小妹體驗后說:“太方便了,操作又簡單,輸入基本信息后,不到2分鐘,就開具了臨時身份證明,以后不用特意跑窗口辦理,免去排隊等候,省心省力。”
據了解,寧德市大力推進行政審批服務便民化,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梳理市級“一趟不用跑”事項1665項,集成“一件事”套餐服務事項129個,實現“跨省通辦”事項110項,調用省匯聚平臺接口110個,開放數據共享服務接口128個,在政務服務、便民服務、城市管理、綜合治理等領域開展政務數據共享應用,有效解決群眾反復提交材料問題。
同時,建立全市一體政務服務平臺,網上可辦率達99%,全程網辦率達88%,建成24小時政務服務自助區,方便群眾辦事,助推刷新“寧德速度”。據了解,目前,蕉城區已投放第1批22臺自助終端機,主要分布在城區街道社區代辦點、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萬達廣場商圈、汽車站、企業園區等區域。“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動‘e政務’網點的覆蓋,在自助便民服務上持續發力。”蕉城區行管委負責人表示。
優化營商環境 企業更有活力
如今,在寧德市開辦企業相關手續,審批時限大幅壓減。企業開辦從16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寧德中心城區實現5小時辦結制。
同時,企業間倉庫、店面、廠房的轉移登記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高、低壓客戶辦電環節分別控制在4個工作日和2個工作日之內,10千伏及以下高壓工程業擴送電全流程平均從56個工作日壓減至25.34個工作日;企業開辦全面推行“一窗通辦、一日辦結”;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50個工作日以內。
寧德市積極營造公正的司法服務,設立24小時ITC司法服務自助區,創新“嵌入型”“主導型”“項目型”“社區村居型”四種類型訴非聯動中心建設模式,推進繁簡分流和調解速裁機制改革,實現分流提速、簡案快審、繁案精審。完善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行政執法公示和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三項制度”體系,制定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細化量化裁量標準,減少行政執法的隨意性,提升執法公正性和精準性。
持續精簡行政許可事項,共取消調整市級行政審批服務事項27項,共有34個市直業務部門的事項與標準化目錄清單進行了關聯綁定,進一步完善監管規則和標準。全面推行“兩清單一目錄”管理制度,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不設置市場準入審批事項,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圍繞減審批、降成本、寬準入,持續向市場主體放權讓利,促進市場主體保持較高活躍度。(記者 張文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