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從東南來,依山伴著海,鼓嶺的風、鷺島的夜,浪漫又自在……”近日,一首由福建省殘疾人藝術團視障人士演唱組合——“看到組合”演唱的阿卡貝拉賀歲版《福建》在網絡流傳,甚至一度登上本地熱搜榜。
在簡單的幾句歌詞里,刻畫了福建的風土人情和福天福地的美好景象。而這首歌的作曲者,是同為視障人士的音樂人黃延平,他向記者講述了這首歌曲創作及排練背后的故事,視障人士用心“看見”福建的美,用歌聲為全省人民送上新春祝福。
將福建之美寫入歌中
《福建》由3人共同創作,今年36歲的黃延平是這首歌的曲作者之一。去年10月底,省音協組織省內音樂人圍繞福文化,創作展現福建形象、福建特色、福建風格的歌曲,收到消息的黃延平3人就開始了創作,前后花了將近一個多月打磨。
創作之初最大的難點在于歌詞,他們希望歌詞能簡練的福建的地理標識、文化標識融入其中,而不是單純的堆砌。“比如鼓嶺、鷺島、土樓、南音,我們把福建的標識融合在歌詞里,但不做過多的展開,讓聽眾自己去探尋,去聯想福建的美。”
《福建》歌曲錄
“歌曲的第一個版本我們參照了廣場舞歌曲的曲風和節奏,希望能提高這首歌的傳唱度。”因此,他們運用了輕松詼諧的曲調,采用朗朗上口的旋律,編曲中還融合了電子舞曲與中國風樂器互動的元素。“第一版歌曲制作完成后,有一天我在公園遇到了正在跳舞的阿姨們,我就跟阿姨說,放一首你們沒聽過但肯定能跟著跳起來歌。”
黃延平告訴記者,因為他是視障者,看不到阿姨們有沒有隨著這首《福建》起舞,但是歌曲放完,阿姨們開心地告訴他這首歌很“洗腦”,這讓他非常開心:“作為曲作者,我所追求的就是聽到的人,能有心靈的共鳴,讓旋律在他們的心中響起。”
高強度練習,只為新春獻禮
第一版歌曲制作完成后,黃延平總覺得少了點什么,“除了接地氣的版本,我琢磨著還應該制作一個‘高大上’的版本,我就想到了讓‘看到組合’以阿卡貝拉的形式演唱《福建》。”除了音樂制作人的身份,黃延平還是盲人演唱組合——“看到組合”的聲樂指導。
“看到組合是我在2009年底組建的,目前有8個人,組合成員都是視障人士,他們有的是盲人按摩師、有的是公司職員,還有的是電腦培訓師,但都十分熱愛音樂,憑著業余的時間訓練,堅持了十多年。”
看到組合曾獲得CCTV星光大道福建賽區十強
但是改編進行地并不容易。黃延平告訴記者,《福建》是首節奏旋律很強的歌,而阿卡貝拉需要純人聲清唱,用人聲模仿樂器的聲音,因此以阿卡貝拉的形式演唱《福建》的難度很大。“我們大概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練習,每天6個小時高強度排練,一個音一個音調整,反復不斷磨合,到了后期我作為聲樂指導,聲音都啞了。”這對于組合成員們來說也不容易,組合成員陳清云平日是倉山一家公司的人事,需要兼顧工作和家庭,為了參加排練,硬生生擠出練習的時間,堅持到了最后成功。
“這是我們團隊的傾心之作,每個人都做到了極致。”黃延平說,近年來,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關心、關愛視障群體,讓他們成為有福之人。這次他們也希望用自己的歌聲讓大家看到視障群體的美好的、陽光的生活,也以有“福”之音獻禮,祝有福之地的福建人民生活幸福,新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