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9日從省總工會獲悉,全省工會系統將在今年第一季度實施“六大專項行動”,助力全省經濟實現“開門穩”“開門紅”。
實施“數字工匠賦能提升行動”,助力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緊貼“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大主攻方向,加速開展數字經濟領域勞動和技能競賽,通過競賽選樹一批“數字工匠”,推動培育數字經濟產業工人隊伍。
實施“留閩過年暖冬行動”,助力挖掘消費回補新潛能。通過發出留閩過年倡議書、安排年夜飯等方式,多渠道增加節日期間的服務供給。通過發放留崗紅包、贈送大禮包、改善餐飲等措施,引導職工留閩過年。
實施“返崗回流加速行動”,助力開辟節后復工復產新渠道。通過提供“平安返閩”交通補助,協調有關部門和運輸企業開通專機、專列(包車廂)、包車等方式,點對點、分批次幫助省外來閩務工人員加速復工復產。做好小微企業工會經費全額返還工作,用好“工E就業”等網絡服務平臺,完善線上線下就業服務網絡,幫助企業緩解節后用工難問題。
實施“職工療休養‘福見’行動”,助力打響文旅經濟新品牌。縣級以上工會將示范性職工療休養活動列入為職工辦實事項目。加大資金補助力度,激勵基層工會就地就近組織開展療休養活動。選樹一批特色突出、服務優質、廣受好評的職工療休養龍頭示范基地。
實施“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行動”,助力推動民營企業結構性改革邁出新步伐。將民營經濟作為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試驗田,在首季度有針對性地選取民營企業開展試點,選樹一批示范典型。
實施“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助力拓展鄉村振興新空間。科學確定學歷繼續教育招生專業和計劃,積極開展發動生源、推薦組織等工作,加大資金補助。依托“八閩工匠學堂”等平臺,進一步加強新型農民工技能培訓,提升農民工就業創業能力。鼓勵相關領域的勞模發揚勞模精神、發揮專業優勢,主動參與當地高標準農田建設、優質綠色農產品開發等鄉村振興的重點項目建設。(記者 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