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今日熱點 > 國內資訊 > 正文

    廢舊瓦片撿回家,珍藏城市獨家記憶!島城拾憶者講述幕后戀舊故事

    2023-04-13 18:12:16    來源:半島都市報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實習生 韓嘉怡

    一瓦之下,藏著人間煙火,也氤氳著老城記憶。今年42歲的鄭淼,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青島人,十年間,他探訪老建筑,收集老物件,查閱舊檔案,用鏡頭記錄著青島老城的“獨家記憶”,也用片片舊瓦寄托著對島城歷史和文化的“繾綣情深”。近日,他在網絡上發布了一些自己收集瓦片的照片,引發眾多網友關注。近日,記者聯系到了這位“島城拾憶者”,聽他講述收藏瓦片背后的故事。


    (相關資料圖)

    網傳:

    “你負責扔,我負責撿!”

    “島城拾憶者”獲點贊

    4月8日,網友@鄭還好發布的一則收藏瓦片的視頻引發關注熱議。視頻畫面中,該網友展示了二十張他收集瓦片的照片,照片中的瓦片形狀大小不一,有的瓦片已有銹跡,個別瓦片上還有德文或“青島四方源泰祥”等字樣。

    鄭淼(左一)在民間愛好者家中走訪調研

    “你是愛這座城市的!”“青島的紅瓦白墻,標志性的風格。”“太多不懂它的人,幸虧遇到你!”“經歷百年,它們只是不會說話,沒有一片可以被遺忘。”......視頻一經發出,許多網友紛紛為這種撿拾老城記憶的行為點贊。記者注意到,在該網友此前發布的視頻中,還有民國時期的《青島指南》、島城老建筑等內容。

    4月11日,記者輾轉聯系到了視頻的發布者,他就是“島城拾憶者”鄭淼。據鄭淼介紹,目前自己收集到的瓦片已經有一百余片,種類有捷成洋行、馥香洋行、大豐洋行等地出產的十二三種,其中還有民國青島首富劉子山監制的瓦片。

    人有自己的記憶,城市亦然。一片舊瓦、一條老街、一座老房、一棵古樹……他們穿越時空,見證了青島發展變遷的風風雨雨,是構成城市記憶的有力物證,訴說著老青島藏在光陰深處的故事。“我這是屬于業余愛好,之前看到媒體報道過有人在做收藏瓦片的事情,就產生了一些興趣。”鄭淼介紹,青島素有“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美稱,紅瓦在某種程度上是青島的一種象征,自己是一個“戀舊”的“收藏達人”,其中收集舊瓦片是從2021年左右開始的。“近幾年隨著舊城改造,很多老的瓦片都換下來了,有些就直接當作垃圾處理掉了。但其實這些舊瓦片都反映著青島的歷史,也是代表著老城記憶的更新。”

    講述

    收集瓦片有“妙招”

    居委會大媽是“線人”

    “天地之間有片瓦,五行相合是吾家。”瓦的起源時間早,與中華文明相伴相生。一瓦遮頭,遮風又擋雨。瓦分陰陽,在千年的歲月中,陰陽相濟,成就了中國人的處世之道。據鄭淼描述,他在2021年結識到了一些其他在做瓦片收藏的老師,加入到了一個有20人左右的微信群里,平時大家經常會在群里交流新找到的瓦片的“前世今生”,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逐漸學習到了許多關于瓦片的知識。“如果發現了之前我們沒見過的洋行出產的瓦片,或者只是在資料里見過的瓦片,大家就會通過微信的形式傳遞圖片,互相交流這個瓦片是什么時期的,有哪些背景。”

    鄭淼(右一)與瓦片收藏好友在青島膠濟鐵路博物館內探討研究資料

    “在上周六,有旁邊小區的社區工作人員聯系我說,這個小區要進行老舊樓院改造,有一批廢舊瓦片快被處理了,可以過來看看有沒有需要的,否則的話就要被打掃了。”鄭淼說,自己住在附近,有的時候隔壁小區的居委會大媽和社區工作人員會看到他從車上往下搬瓦片,問他要這些東西有什么用,在進行幾次簡單交流之后,居委會大媽就提出有相關消息會告訴鄭淼。“在征得同意之后,當天一早我就帶著工具箱子過去了,這次帶回來的有牛舌瓦、平瓦、脊瓦、馬蹄瓦還有管瓦,一共大概有五個品種,五十多片。”提起這次的收獲,鄭淼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收集來的舊瓦的規格、形制、色澤并非完全相同,但許多塊堆疊在一起時散發的溫潤而古舊的光芒,讓鄭淼感受到了滿滿的成就感,仿佛在與這座城市一同呼吸。鄭淼介紹,自己收集的瓦片都是放在家里的小倉庫中,盡量避光避濕保存。“這些瓦片歷經了很多風雨,一般雨水里都會帶酸,所以說有很多瓦片都被腐蝕得很厲害,收集來我一般是先進行消毒處理,在自然狀態下干透,用草紙覆蓋之后再放進單獨的密封袋里。”

    幕后

    “老青島”戀舊十載

    只為留住歷史宣傳文化

    剛開始收集廢舊瓦片的時候,鄭淼的行為并不能得到家人的理解,認為他整天利用休息時間去撿這個東西好像沒有什么價值和意義。后來鄭淼通過對瓦片背后承載的情懷與文化的介紹,逐漸獲得了家人的認可,他也借此機會為家里剛上小學的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歷史課”。“青島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而且有被殖民的歷史,我們不應該忘記這些東西,這也牽扯到以后如何跟后代們去解釋瓦片上為什么有外國字這些問題。”

    院落刻滿風蝕的痕跡,瓦片上搭著未融的積雪,青磚紅瓦、綠窗朱門散發著光陰的氣息,屋里燒著熱水的鋁制水壺、院里掛滿“小燈籠”的柿子樹……在地地道道的“老青島人”鄭淼眼里,瓦片是他對家的回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的苦辣酸甜,過往的點滴細節,都在這層層疊疊的瓦片之下。“之前是住在遼寧路泰山路附近,就是俗稱的‘小鮑島’。家里人四輩以前就已經來青島了,都是生在這里長在這里。我自己本科也是在青島大學讀的,是土生土長的青島人。”由于老房子拆遷早,自己又比較念舊,鄭淼心里就一直有一個愿望:能不能找到以前被拆掉的老房子的圖紙?2013年,鄭淼開始到市檔案館、博物館等地去尋找資料,目光慢慢地從檔案,到專業書籍,最終移到生活里的實物中,前前后后接觸學習了十年。

    十年間光陰流轉,無數高樓大廈平地而起,許多老舊建筑也漸漸在時間長河里幻化成人們的精神故園。在見證這些變化的過程中,鄭淼也會通過鏡頭進行記錄,然后把青島的老建筑和人文歷史分享給更多的人。對于有幸相識、提供幫助的老師,鄭淼表示自己十分感恩。“有很多位老師都給予了我非常多的指點,比如說形狀不一樣的瓦片應該被用作什么用途,應該被用在建筑的什么位置等等。前些年我開始通過短視頻平臺分享青島的老建筑和歷史,通過留言評論,然后到現實見面,就這樣和在文史領域的專家老師們認識的。”鄭淼說。

    如今,鄭淼正利用空閑時間致力于青島歷史與文化的宣傳工作,也在多家博物館擔任歷史特邀顧問。“這些瓦片都代表著青島的文化。如果有哪個博物館需要舊瓦片,我也愿意無償捐贈。”

    記者手記

    小瓦片凝結動人溫度

    “拾憶”擦亮老城記憶

    一座城市的記憶,牽扯著太多人的思念與鄉愁。“碧海青天,不寒不暑;綠樹紅瓦,可舟可車。”這是康有為在家書中對青島的贊美,也是青島老城區中西合璧、浪漫詩意的真實寫照。對于鄭淼來說,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廢瓦片”是開啟時光隧道的鑰匙。

    在青島,既有優雅古樸的舊時建筑,也有車馬喧鬧的市井繁華,傳統與現代在這里交融,喧囂與靜謐在這里隨意切換。4月6日,在2023青島影視周西海岸新區開幕式上,影視周數字人推薦官“拾憶”正式發布,這是數字人技術在影視行業的新應用。據了解,它由青島海發文化集團開發打造,取名“拾憶”是承載著從東方影都拾起青島百年電影史回憶之意。此外,島城有不少保護老城記憶的行動正在開展,不斷撿拾著城市蝶變下的實物見證。

    留住記憶,繡好鄉愁。此前,半島曾先后報道過守護青島炸串老味道20年的“炸串奶奶”薄鳳玲,大鮑島休閑文化街區里舉辦的青島記憶主題畫展,在2023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中驚艷亮相的中山路銀行群、四方路歷史街區修繕項目等。小小瓦片凝結動人溫度,老城區的舊貌新顏承載著城市發展的獨家記憶。在轟轟烈烈的城市更新中,或大或小的“拾憶”行動正不斷引發人們對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未來的思考,在凝望中擦亮青島老城的別樣魅力與獨特的文化精神。

    關鍵詞:

    上一篇:天天播報:頭茬櫻珠熟了!記者探訪水果市場,本地櫻珠目前多發往省外城市
    下一篇:最后一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 亚洲偷偷自拍高清|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视频|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亚洲欧洲第一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尹人九九大色香蕉网站|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