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今年以來,市南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舉措,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地,提高優質政務服務供給,全力為企業安心發展保駕護航。
(相關資料圖)
3月18日,市南區邀請300余位企業家代表參加“優化營商環境·暖心服務企業”大會,政企共話發展大勢,共謀發展大計。
此次大會發布了市南區營商環境品牌、營商環境指標體系和營商環境“暖南惠企”10項行動,推出了系列“場景”“機會”,介紹了“1+N”新政策,聘任17名招商大使,表彰了為市南區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家。
今年年初,市南區率先推出《青島市市南區2023年提振信心加快發展惠企服務15條》,以助力企業發展為核心,幫助企業強信心、增后勁,激發市南經濟活力。
近期,市南區制定“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暖心服務企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持續推動政策環境更加精準、服務環境更加便捷、要素環境更加全面、市場環境更加開放、法治環境更加公正、人文環境更加暖心,以務實作風打造營商環境“市南樣板”。
3月30日上午,在市南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會議室,“面對面聽企說”——“集中辦公樓宇產權備案”專項座談交流會正在開展。來自市南區大型商超、商務樓宇、創業園區、孵化基地等6家企業代表圍繞行政審批領域企業開辦制度改革,推動住所登記便利化等內容與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
“我們產業園是國有企業老舊廠區改造,因為產權復雜,存在園區給入駐企業提供注冊登記材料多、時間長的情況,嚴重影響園區企業入駐率。”華通中聯產業園運營總監欒吉光在座談會上提出了困難。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四級調研員馬駿認真聽取企業意見,并重點就探索建立商事主體住所“預備案”制度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介紹,“我們正在建立住所登記‘預備案’機制,全面梳理區內重點經營場所、產業孵化園區、歷史遺留房產、地址負面清單,統一地址材料提供標準,通過數據賦能、信息互通,實現產權證明預備案一次,后續入駐企業開辦免提交N次,進一步促進注冊登記便利化,審批服務便民化。”
市南區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打造企業“全生命周期”一站式集成服務。
在發展生態上不斷提升,先后發布“1+N+2”人才新政,發放“人才貸”3500萬元,幫助企業引聚各類人才4萬余人。全面推進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推出8大主題20萬平方米招商載體,落戶潮流業態68個,老街里成為眾多企業發展的新天地。持續開展“企業大走訪、服務大提升”活動,區級領導全員包聯服務企業,累計走訪企業9000余家次、幫助解決問題近千個。
隨著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今年1-3月份,市南區市場主體較同期增長8%,市場主體數量超10萬戶,其中企業占比60%。目前,全區規上企業達到1509家,營收過百億企業達到5家,建發物資等5家企業獲評首批山東省總部企業,全省首家合資證券公司意才證券獲證監會受理,思路迪醫藥成功登陸港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