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機上下作業、土方車來回運輸……新年伊始,海口綜合保稅區各項目施工現場依舊馬不停蹄,爭取按照項目節點完成施工,確保實現一季度“開門紅、開門穩”。
2021年以來,海口綜保區堅持蹄疾步穩工作節奏,高質量高標準推進園區發展,系統推進項目建設,推動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2021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203.63億元,新增注冊企業1293家,為園區發展持續積聚能量。
免稅企業聚集初具規模
在海口綜保區老城園區內,每天都能見到數十輛次免稅品運輸車繁忙往來,將免稅品運往海口各免稅店。
“去年以來,園區積極圍繞免稅及保稅加工產業,緊盯進境商品展示交易和物流供應鏈等環節,推動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海口綜保區管委會副主任許亮介紹,如今,免稅品經營企業在園區聚集已初具規模,國內8家免稅持牌企業中有7家在園區設立總部或海南運營中心。
免稅企業有力聚集的同時,園區現代物流供應鏈也在不斷完善。日前,菜鳥全球供應鏈海口智慧物流中心項目取得“綜合建設許可證”。該項目建成后,將為園區現代物流供應鏈發展夯實基礎。
“目前,海口綜保區已引進順豐國際、京東物流、菜鳥網絡等8家頭部物流企業進駐。”許亮介紹,頭部物流企業的進駐,還帶動海口開通了4條全貨機航線,包括自貿港首條第五航權航線雅加達至新加坡至海口航線和米蘭至海口航線、新加坡至海口航線、克拉克至海口至達沃航線。
記者了解到,企業有力聚集的背后,得益于園區專業的招商機制。許亮介紹,海口綜保區結合自身實際和自貿港政策找準產業定位,逐步建立了“專業招商部門+行業部門+行業協會+園區+產業鏈頭部企業”的專業招商機制。去年,海口綜保區新增注冊企業1293家,同比增長72.86%。
要素保障強化發展基礎
“企業及項目的難點,就是我們工作的重點。”海口綜保區規劃建設土地管理局局長李杉表示,為保障項目更好落地建設,園區不斷強化要素保障,已完善“標準地”區域評估,推進完成了環境影響評價等6項區域評估。構建“標準地”指標體系,提前設置好容積率、環境、投資強度、年度產值、年度稅收等強度指標。
“此前辦理項目前期的證件需要跑好幾趟,現在只需要一個‘綜合建設許可證’就能全部搞定。”菜鳥全球供應鏈海口智慧物流中心項目負責人袁健表示,他在辦理綜合建設許可證時,不僅出證效率高,園區提供的“事前告知、事中輔導、事后監管”也給他留下了良好印象。
除了社會投資項目,園區正不斷推進公共智能倉庫和標準廠房等基礎配套設施項目建設,實現產業項目“拎包入駐”。2021年,海口綜保區固定資產投資76.74億元,與2020年相比增長超7倍;實現營業收入1203.63億元,同比增長55.85%;進出口總值296.84億元,同比增長20.7%;實際利用外資19407萬美元。
“今年,園區將利用政策優勢、區位優勢,不斷吸引符合鼓勵類產業目錄的先進制造企業,在區內建設高附加值產品加工制造基地,形成高端制造業產業聚集。”許亮介紹,園區今年還將在已有8家物流頭部企業的基礎上,繼續引進知名物流企業完善國際供應鏈,延長產業鏈條,全力以赴打好開年第一仗。(記者張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