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玉凡 王洪智 王曉雯
進入6月份,島城沿海一線進入“20℃”的清爽模式,隨著廣大游客的紛至沓來,“共享”電動車成為不少游客關注的熱門話題。6月13日,記者走訪前海一線多處景點發現,路邊停放著不少電動車,其中有的由運營公司投放,還有的由個人出租。業內人士介紹,最近在島城街頭出現的所謂“共享電動車”,更像是打著“共享”名義的電動車租賃業務。記者在試乘體驗時發現,“共享”電動車在方便部分游客的同時,卻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由于主城區道路狹窄,非機動車專用道極少,電動車在車流中穿行,危機四伏。
停放在路邊的租賃電動車
(資料圖)
反映:
租賃電動車“添堵”
網友吐槽旅游“遭遇”
“來青島不要租電動車,沒有非機動車道,非常危險。不能停路邊就行了,要停在指定的停車線里面才可以。”近日,外地游客小李在社交平臺分享了自己在青島的出行經歷,引起不小的關注。小李反映旅游時為省時省力,在青島街頭租了一輛路邊的電動車,沒想到卻因此帶來了一系列麻煩。
“和朋友去青島旅游,前兩天都是坐地鐵和打車的,最后一天剛好看到路邊有很多租電動車的。”6月13日中午,記者聯系到小李。“因為也沒了解到青島的地形,看到有電動車租,所以覺得騎也是正常的,剛騎了十分鐘就發現路上好像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是并行的,有些危險,后面就和朋友把車停路邊了。”小李表示,她曾問過租車老板怎么停車,被告知停在路邊就行。
停放在路邊的租賃電動車
“我們沒有停到馬路上,當時很多游客都停在一起排排放,沒有亂停到馬路山去。”小李告訴記者,停放后她就去景點游玩了,后面出來發現電動車不見了。“打電話給租車老板,他也不知道為什么。后面他給我們打電話,才知道車被交警拖走了,讓我們去大隊登記,里面有好多游客基本上都是處理這個,說是違停了,要停到指定線的位置才可以。”小李說,“來來回回折騰了四個小時,對于游客來說時間就是金錢,不但影響行程還讓我們心情都不好了,沒有非機動車道,騎電動車很危險,停車也不方便。”
小李向記者表示,希望她的遭遇能給外地游客提個醒。“因為青島沒大有非機動車道,所以我很理解騎電動車的危險,就是想提醒游客注意一下。我們是外地人確實不太清楚這個,不了解青島的地形還有這個停車的規矩。”
停放在路邊的租賃電動車,掃碼后即可租賃
探訪:
租車點“隨處可見”
收費押金不盡相同
6月13日早上9時許,記者來到湖南路和浙江路路口附近,盡管很多門店還沒開門,但是路上游客已有不少。在路口附近一商鋪前,有一處非機動車停放處,里面停著9輛電動車,其中8輛正在充電。記者看到,這些電動車都掛著牌照,看上去比較新,每個電動車后端的置物箱上,印著“出租”兩字,置物箱上還提著一張綠底白字的提示“請停在非機動車道”。
記者正在查看電動單車時,路邊一商鋪里一名男子問是否要租車。該男子告訴記者,如果租用電動車會配有頭盔,騎車上路必須戴頭盔,不然交警會查。此外,一個人騎車交警不會查,后座可以帶一個未成年人,但后座坐成年人,交警也會查。該男子表示,要租用車輛,需要繳納500元押金,80一天,50半天,10元一小時,兩個小時起租。車輛使用完后,必須送回取車點。記者發現,除了個人出租電動單車,還有公司運營的出租點。
停放在路邊的租賃電動車
隨后,記者在浙江路、中山路、湖南路、河南路、廣西路等多路段走訪,發現了多處類似的電動車出租點。其中僅在廣西路附近兩個路口之間,就有3個出租點,電動單車共有幾十輛。這些車輛的顏色、樣式有多種,租車者可以掃碼租用。有的出租點還有專門的人員,如果市民游客有疑問,他們會上前指導操作。
“在車把手左側下方有一個二維碼,掃碼按照提示步驟就可以使用。一個小時20元,24個小時99,電動車的續航可以達到40公里,掃滿后會顯示對應車輛的電量,盡量選擇百分之九十幾的,還需要押金199元,還車的時候自動返還。”記者撥打一輛電動單車上的服務電話后,一名女子說道。
一款電動車租賃小程序
體驗:
一小時租金20元
掃碼后需實名登記
6月13日上午,另一路記者來到信號山公園地鐵站,從B2口出,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排電動車,有兩位外地游客正在租車。“我們也是第一次租,這個好像是在這租了還得在還上。”其中一名游客說道。記者注意到,擺放的電動車有兩類,一類擋泥板上帶有“飛兔換電”的字樣,另一類車體印有“XX出行”的標志,電動車上皆配備有頭盔。
停放在路邊的租賃電動車
記者先選擇了“個頭”較大的電動車,掃碼之后,界面按照租車時間分別列出不同的繳費價格。若繳費周期為1小時,每期租金為20元,押金300元。繳費周期3小時租金為48元,5小時68元,24小時則為99元。在操作頁面,可以查看周邊店鋪。記者提交訂單后,界面顯示需實名登記,要上傳身份證件照片信息。
“這些不是一起的,分別是兩家,都需要實名認證的,這邊這個不用上傳身份證信息。”正在為電動車更換電池的一名男子向記者說道。記者掃了“XX出行”電動車上的二維碼,界面顯示設備電量、設備續航,分為日租和短租,時租1小時價格為20元,2小時40元以此類推,日租價格顯示為99元/日。記者點擊“立即租賃”選項,顯示“該門店需實名認證,審核通過方可租車”。記者按照提示進入實名認證界面,需填寫姓名及身份證號碼。記者先嘗試輸入一串數字,界面提示“身份證不合法”。驗證成功后,記者再次點擊立即租賃,費用說明標注“按小時租20元,交押金199元”。記者租賃周期為1小時,共支付219元。
游客租賃電動車后騎行
付完款后,記者便想將電動車推下坡去騎行。“車輛設保中,請勿移動車輛。”電動車發出提示聲音,記者怎么都推不動。“一頭霧水”的記者撥打了客服電話,客服告訴記者需在小程序上點解鎖、啟動,再捏一下剎車。記者按照客服所說在小程序界面操作,再捏了一下右邊閘,電動車顯示屏顯示“00”,擰動右邊把手便可行駛。記者沿著信號山附近道路,進行了實地騎行體驗。騎行過程中記者注意到,電動車的時速可達二十多公里一小時,速度較快。
隱憂:
騎行不便危險重重
車輛返還“暗藏玄機”
在龍江路、龍山路、華山路附近騎行時,記者發現,很多位置兩旁皆劃有停車位,由于道路較窄,只能容納一輛汽車通行,電動車無法與汽車“并駕齊驅”。如果在前面騎行,一不注意,后面就會有汽車需要過去,有時需要將電瓶車拐進停車位的空隙為其讓行。沒有非機動車道,記者只能沿著路邊慢速騎行,還需躲避汽車以及路邊上來往的行人。此外,有些道路是汽車單行道,如果提前不知悉,很可能導致電動車逆行,和汽車“迎面相向”。
游客租賃電動車后騎行
騎行過程中,記者遇上了一次堵車,幸而后面沒有車要往前開,空間較為空闊。記者等待在前方車輛后面,發現有一位年輕人騎著租賃的電動車,載著一位乘客,穿行在車流之中,很是危險。在道路較為寬闊的大學路附近騎行時,記者盡量貼著右側路邊,也可能會妨礙到后面車輛行駛,導致被“按喇叭”。若是遇上路口,來往車輛很多,也非常危險。遇到上坡下坡的路口,必須控制好速度,時刻緊盯是否有汽車駛入。
騎行幾十分鐘后,記者想原路返回,將電動車歸還原點。在原停放點附近,還有一個該電動車的停放點,有人告訴記者,“在這里停下就行”。電動車體積較大、有相當的重量,推起來較為費力,記者好不容易將其推到停放點準備還車,小程序顯示還車失敗,不在還車區域內。
停放在路邊的租賃電動車
此時,原停放點的馬路上正在堵車,車流量較大,不時有公共汽車駛過,若是直接從馬路邊推上去很危險。在好心市民的指引下,記者從附近一側有坡的地方將電動車先推了上去。推到原停放點后,車還是還不上,客服表示可能沒有停在白線之內。最終在客服的幫助下,終于是將電動車還上了,在此同時,記者也收到了199元的押金退款。
觀察:
亂停放還與人車搶道
10分鐘查5起“超載”
此外,記者在采訪時還發現,“共享”電動車的出現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的注意,在太平路上的一處較大的租車點,七八名年輕人正在掃碼租車。“現在大路上全是,這有什么不敢騎的!騎著圍著海邊轉,可以去琴嶼路、小紅樓等。這邊也沒有限行,都可以。”一名電動單車客服說,這些電動單車是今年夏天剛推出的,很受游客特別是年輕人喜歡。記者注意到,雖然車輛和租車界面上都提醒,騎車要戴頭盔、后座只能帶12周歲以下的兒童,但是很多租車者并沒有在遵守“規定”。
游客租賃電動車后騎行
太平路是單行車道,車流量大,很多租車者騎車在車流中行駛,有的人汽車速度較快,存在一定安全隱患。雖然騎車者都戴著頭盔,但是記者看到的多數電動單車上,都乘坐著兩個成年人。在太平路靠近棧橋的兩個路口,都有交警在執勤,記者在現場粗略統計,大約在10分鐘內,交警就查獲了5輛“超載”的電動單車。一名女游客表示,她和男朋友剛花錢租了一輛,支付了4個小時的費用,但是騎了沒五分鐘就被交警查了,如果現在還車錢白花了,再租一輛花費太高,這讓他們覺著很“尷尬”。
記者在現場看到,看到有交警查電動單車“超載”后,不少正在車行道上的電動單車緊急剎車,后座上的人趕緊下車。還有帶人的騎車者趕緊倒車,后邊的機動車也只能緊急停車,看得讓人心驚膽戰。記者在采訪時,一名騎車者試圖進入棧橋景區,被工作人員擋下并勸離,工作人員表示,棧橋景區內禁止車輛進入。因為太平路是單行道,有兩名騎車者為了趕往反方向的景點,只得在人行道上騎行。在采訪中,記者還見到不戴頭盔、在馬路上逆行的租車者。
記者走訪發現,亂停亂放也是常見的亂象之一。在廣西路上,一輛租賃電動單車停在人行道上,影響通行。在中山路上,兩名來青旅游的女青年騎著單車,載著各自的行李箱來到酒店門口,之后將電動單車隨便停在人行道,將行李搬走進入酒店。記者注意到,這附近并沒有適合專門的非機動車停放點。在河南路一公交站牌處的人行道上,也停著一輛電動單車,上面還掛著一個寫有“出租”和手機號碼的牌子。
業內:
套著“共享”模式外殼
更像電動車短租服務
記者了解到,從2020年開始,處于風口之上的共享電動車就在青島出現,哈啰、青桔、美團等品牌紛紛搶灘青島,一度形成“群雄爭霸”的局面。記者此前調查發現,島城主城區已鮮見共享電動車的身影。
停放在路邊的租賃電動車
此次出現在青島街頭的電動車有何來頭呢?記者通過啟信寶企業信息查詢得知,目前在青島街頭的“XX出行”注冊信息為無錫一家科技公司。6月13日,記者聯系了這家公司的客服,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在青島投放了幾百輛電動車,她提醒用戶要將電動車停放在“劃白線”的非機動停車位。此外,記者注意到這些電動車主要集中在市南區投放,這位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公司也有進一步到其他區域投放的打算。
記者注意到,兩輪電動車短租服務并非新興模式。此前,很多城市都有個體商戶或區域型租賃平臺嘗試經營,因長年“低小散”發展,這類服務有不少行業通病。“這個更像套了一個‘共享’模式的電動車租賃業務,可能兩者的區別就是租借和還車的方式。”一位業內人士分析了最近在青島出現的所謂“共享電動車”模式。
“這個電動車目測超標,現在共享電單車基本都是符合新國標的車了,重量低于55kg,速度不超過25超過25km/h,鋰電池,前后尾燈,有腳踏,共享電單車作為城市助力車,市民出行更安全。”這位業內人士在查看了青島街頭電動車的圖片后表示,“這些(電動車)感覺應該都是很重的,更像是速度能達到時速五六十公里的電摩。”
說法:
明確責任加強管理
共建文明美麗青島
“青島有它特殊的情況,因為青島的地勢是丘陵地帶,坡地特別多,不太適合騎自行車,這種租賃共享的電動車,可以讓老百姓更加省時省力地出行。但是,對于這種租賃共享的電動單車的管理,也應該引發相關部門的關注。在此之前,從共享單車到共享汽車,實際上期間出現了很多的亂象,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調整,這些都是前車之鑒。”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國際青年創客基地主任王可鋒表示,為了營造更好的經營環境和秩序,對于這種電動單車的租賃經營和上路,需要明確管理部門,減少亂象的出現。王可鋒表示,除此之外,對于景區來說,也要做好管理責任,避免因電動單車進入而影響景區秩序。
游客租賃電動車后騎行
“這不僅考驗我們的城市管理智慧,也考驗著每一個市民游客的文明素質。對于這種騎車不戴頭盔、超載、逆行、亂停亂放等不文明現象,我們每一個人也要從自身做起,杜絕這些情況的發生。青島的旅游旺季到了,前海一線人流量和車流量肯定會暴漲,要想保障有序順暢的出行,保持潔凈整潔的市容環境,需要我們各方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青島更文明、更美麗,讓八方來客更喜歡青島。”王可鋒說。
鏈接:
“不鼓勵發展共享電單車”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共享單車把中國共享經濟推向風口,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動車在短期內引來了資本的密集投資,哈啰、青桔、美團等品牌紛紛搶灘青島,一度形成“群雄爭霸”的局面。目前,在島城共享電動車市場,哈啰、青桔和美團等頭部企業已紛紛收縮“戰線”,目前主要在城陽區、即墨區部分區域投放。
停放在路邊的租賃電動車
針對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動車等新興業態,青島市交通運輸局曾答復稱,根據國家有關政策,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對共享單車未設置市場準入門檻。本市作為典型的海濱丘陵城市,地形高低起伏,坡道和彎道多,主城區道路普遍偏窄,非機動車專用道極少,整體上看不具備自行車的騎行條件,目前僅在部分條件允許的區域存在共享單車投放。根據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交運發〔2017〕109號)提出的“不鼓勵發展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精神,結合本市城市發展規劃、公交優先發展戰略、道路通行條件、城市管理需要、交通安全狀況等多方面因素,本市不鼓勵發展共享電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