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日,日前,全球最大的纖維素纖維生產企業賽得利日前推出三款零碳纖維,分屬三個品牌系列:優可絲EcoCosy®、賽得利萊賽爾和纖生代™FINEX™。三款產品均已獲得碳中和PAS2060核查聲明,并開始投放市場。這標志著賽得利在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未來集團還會在碳減排方面采取更多有效措施,以達成“雙碳”目標。
新推出的零碳纖維使用生命周期評價(LCA)方法,對產品的碳排放進行了從“搖籃到大門”范圍的測算,涵蓋了賽得利現有的所有主流產品。生命周期評價是一種用于評估產品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對環境影響的技術和方法。PAS 2060是英國標準協會(BSI)受政府委托,推出的全球第一個碳中和領域官方國際性驗證標準,被各國官方、國際品牌廣泛接受。
賽得利自主研發的高效清潔閉環生產工藝,配合生物質能源、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的使用,賦予三款零碳纖維產品由內而外的低碳屬性。在產品開發過程中,賽得利邀請了來自國內外的專業機構從科學可持續管理的種植林開始,對產品的碳足跡進行了詳細測算,測算結果表明,每噸賽得利萊賽爾纖維的碳排放為2.13噸二氧化碳當量。通過Higg MSI(Higg Materials Sustainability Index)平臺數據對比分析發現,賽得利萊賽爾纖維的碳排放遠低于各類傳統紡織纖維。纖生代™FINEX™纖維是賽得利自主研發的,以廢舊紡織品為原材料生產的可循環再生纖維,其廢舊紡織品含量達到20%。通過測算得出,廢舊紡織品生產的再生溶解漿的碳排放量不到傳統溶解木漿碳排放量的10%。
近年來,賽得利在可持續發展的賽道上全面發力,快速成長為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領軍企業。2020年12月,賽得利發布“2030可持續發展愿景”,提出了具有雄心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即:到2030年實現碳減排30%,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引發了行業的廣泛關注。
賽得利總裁張文濤表示:“設定科學碳目標、制定碳減排行動方案、開發零碳產品,是企業層面為國家實現 ‘3060’減碳目標的自主擔當,為行業探索了低碳發展的新風向,回應了廣大下游企業對低碳產品解決方案的呼聲,同時也有助于終端消費者在感知產品生命力的同時,提高對綠色低碳理念的關注。”
應對氣候變化,賽得利的探索與行動一直在繼續。2021年8月,賽得利首個可再生能源試點項目——1兆瓦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成功并網發電。該試點項目一期運行良好,超出預期,目前正在部署二期更大規模試點。同時賽得利還在在工廠生產物流環節引入了新能源叉車,碳減排效果明顯。
此外,工廠還運用一系列持續改進的舉措降低噸絲煤耗,通過技改、維保、運行調整等手段回收冷凝水和熱量、提高設備效率,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各部門通力合作,宿遷工廠2020年噸絲煤耗較2019年下降11.6%,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年碳排放可以減少近2萬噸,更好地助力減碳目標的實現。
新近發布的《賽得利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數據顯示,集團旗下纖維素纖維廠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較2020年下降了11.56%。未來,賽得利將持續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帶動更多客戶和消費者加入到低碳生活中,助力國家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為環境添加更多綠色。
關于賽得利
賽得利是全球最大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生產商。再生纖維素纖維是一種天然和可持續的原材料,廣泛用于紡織品、嬰兒濕巾和個人衛生用品等日用品中。我們在中國的六家纖維素纖維工廠年產能約180萬噸,公司還經營萊賽爾工廠、紗線廠和無紡布工廠。公司總部位于上海,擁有覆蓋亞洲、歐洲和美洲的銷售、營銷和客戶服務網絡。
賽得利致力于可持續發展。我們積極讓生活在工廠周圍的社區參與進來,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提供滿足社區需求的社會服務。我們遵循嚴格的可持續發展政策和可持續木漿采購政策,遵守國家和國際環境健康安全標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