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體零售基因加推全場景布局
在全場景布局上,國美具有線下實體零售基因的先天優勢。從1987年國美開設第一家門店至今,34年時間國美的線下實體網絡已滲透全國近1300個城鎮,總門店數量達到3895家。而通過數字化技術與可視化手段,國美將所有門店全部遷移到線上,并與線下門店打通發展出“一店一頁”的創新經營模式。
當用戶打開國美線上平臺,只需切換至下方“門店”板塊,就可以看到距離最近的國美門店信息。進入詳情頁后,不僅可以獲取該店的具體地址與營業時間,還能通過視頻導購服務與店內資深顧問一對一交流,助力用戶快速了解商品信息并下達購物決策。如果購買的商品在這家門店有貨,那么憑借國美“閃店送”服務,用戶最快只需30分鐘用戶就能收到心儀的商品,這使得線上與線下場景得以打通。
國美內部管理層一致認為,國美是在用零售的方式做服務型平臺,而不是用服務的方式做零售,國美秉承“用戶至上”的服務理念永不動搖。
全模式讓國美零售更加開放
過去十多年,國美在自營模式基礎上發展出定制模式,比如早在2010年就與家電巨頭海爾簽訂了500億采銷協議,其中便包括300余款個性化定制商品,占比金額高達幾百億。而進入數字化與大數據時代后,國美利用大數據&云平臺反哺供應鏈上游廠商的研、產、銷,使商品更符合消費者實際需求。
近年來,國美更在自營與定制模式基礎上,基于“商者無域 相融共生”的開放思想,陸續開啟了招商、代運營和分發模式。今年以來,國美不斷降低線上平臺入駐門檻,吸引了海量家用品類商戶入駐,其中不僅有服裝店主、商超個體戶,還有水果原產地農販,不但使國美全網商品SKU迅速突破60萬大關,還成為了小微企業與個體戶創業的搖籃,與農村振興與共同富裕的國策遙相呼應。
以共享共建平臺作為連接紐帶
“托管協議的訂立,讓國美完善了六大平臺建設,使得集團在戰略上形成閉環生態”,國美零售CFO方巍這樣解讀了托管交易對上市公司的戰略意義。而六大平臺中的“共享共建”平臺,則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中樞樞紐作用,無論是第三方商家、經銷商或是品牌方,都可以利用共享共建平臺快速獲得國美的會員、積分與營銷賦能。
包括京東、小米、拼多多、怡亞通在內的眾多供應鏈企業、零售企業與生產企業,也可以利用國美現成的供應鏈資源與物流網絡,將商品與服務觸達更下沉的市場。國美不僅共享全量展示窗口、國美家實體渠道以及全國性倉儲設施,還共享八重真選的數字化選品能力以及C2M反向定制的孵化能力,形成自有資源的全共享形態。
圍繞“家·生活”消費中心,國美多線并舉推進戰略落地,而其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則以萬億市場藍海為目標,以零售閉環為賦能,正為國美零售注入新的想象空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