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線下場館的效率和盈利難題?未來的兒童體適能發展方向是什么?帶著這樣的疑問和思考,9月12日,由賓果運動主辦的2021年兒童體適能創業投資大會在杭州舉辦。
會議以“聚勢兒體,蓬勃共生”為主題,聚焦體育教育和兒童體適能行業未來發展,邀請體操世界冠軍畢文靜,多鯨資本高級投資專家陳禹,以及賓果運動CEO David,數字產品總監句青,業務運營總監付帥等人出席共同探討,來自全國范圍的近200位兒體行業從業者及創業者參與本次會議。
期間,賓果運動對自身三年直營經驗進行了全面分享,并正式對外發布首期合伙人扶持政策。
操與體適能教學理念近似
都要“從娃娃抓起”
體操世界冠軍、高低杠“畢氏轉體”創始人畢文靜向在場人員分享了她艱苦且收獲滿滿的運動職業生涯。她指出,我國的體操普及度遠不及其他國家。在美國,體操與籃球、棒球一樣,是一項全民參與的大眾運動,而在我國,除了走專業路線的運動員,體操仍是一項非常小眾的項目。
在她看來,體操運動與體適能非常相似,二者同樣是訓練走、跑、跳、翻滾等動作技能,鍛煉人體在觸覺、本體感覺、前庭覺方面的感覺機能,以及協調、靈敏、平衡、柔韌、力量等運動能力,在發展規律上符合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階段性特征。
而針對當前我國兒童體能素質差的情況,畢文靜也從專業角度給出了建議:3-6歲的幼兒可以從體適能開始訓練,等打好一定的運動基礎后再根據自身興趣喜好發展其他專項運動。
少兒體育培訓賽道受政策利好持續火熱
打造健康的單店模型是關鍵
多鯨資本高級投資經理陳禹從專業的教育投資視角,對少兒體育培訓行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空間進行了解讀。他認為,作為體育和教育產業的交叉領域,少兒體育培訓一面乘著國家體育產業政策利好的東風,一面又受到素質教育行業發展熱潮的加持,雙重利好之下將能維持較長期的熱度。預計到2022年,我國少兒體育培訓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較2020年增長42.9%,發展前景廣闊。
那么,一家優秀的體育培訓機構該如何構建自身的優勢壁壘?
陳禹指出,目前的教培行業還是短期看營銷,長期看產品體驗和效果,在用戶的認知不足、產品同質化嚴重的早期階段,通過營銷快速增長市場份額和收入是大多數機構的主要動作;但隨著行業走向規范和成熟,具有優質的教育理念,優秀的產品體驗和效果,強大的數字化信息系統,以及多元化評價體系的企業,才能夠獲得長期的品牌競爭優勢。
在這過程中,打造一個健康且持續盈利的單店模型顯得尤為重要。從單用戶視角來看,在企業的UE模型中,單位經濟=單用戶生命周期價值-獲客成本-運營成本及費用。其中,課程價格、課程數量、續費率決定了單用戶的生命周期價值,影響著企業的收入情況,而獲客成本和運營成本及費用則能幫助企業判斷成本控制范圍和盈虧平衡點。
對于運營達到3-5年的校區來說,已不能再單純地用營收來換取增長,而更應該專注于整體的財務狀況,關注校區使用率、凈利潤率、現金流回本、單月盈虧平衡、權責回本、模型體量以及成本結構等成熟指標。
未來五年,挑戰與機遇并存
優質兒童運動教育品牌必須轉向“運營型”增長
今年以來,教育雙減、房住不炒以及互聯網反壟斷等各項政策的重磅落地,無一不在傳遞著國家“優化家庭教育成本結構,解決人口增長乏力問題,建設制造強國”的強烈訊號。
在賓果運動CEO David看來,體育教育的推進與強國建設息息相關,行業供給缺口巨大,相對存量、絕對增量的市場環境,新消費群體的崛起以及新消費趨勢的形成,這幾項有利條件,將在未來五年內為優質的兒童運動教育品牌帶來發展的黃金機會。
可見,體育教育并不缺少需求,只是缺少好的產品。David指出,一款好的產品必須具有四方面價值,分別是在物理價值上解決問題,在情感價值上建立關系,在商業價值上帶來收益,在社會價值上推動變革。而聚焦到兒童體適能行業,其產品價值則在于用戶價值需求的密度,對價值鏈的把控能力以及價值網絡的完善程度,背后的產品邏輯也將包含“體育教育”這一基礎業務目標,以及兩個“H”(Happy+Health,快樂+健康)的核心業務目標。
為了提升價值,兒體機構必須由原先的“收入型”增長轉變為“運營型”增長,由產品經營的傳統模式轉向渠道、內容、運營“三合一”的用戶經營模式,以體驗、效率、口碑等要素為先,打造線上線下疊加的復合優勢。
以賓果運動為例,在賓果的運營能力模塊中,品牌建設、中臺建設、效率提升、流量盤活四方面相輔相成。比如在中臺建設方面,賓果將具體能力職責分成營銷體系、門店賦能、培訓管理和數字化系統四塊,每一板塊內部又會衍生出許多的細分能力;再比如在流量盤活方面,高頻產品帶流量是賓果主攻的能力之一,但同時,依靠私教課程、獨立課程包、C2C課程等低頻產品來提高利潤也是他們保持完整價值鏈條的一項重要運營動作。
同樣的,在賓果的運動生態體系中,也是以用戶為中心,以數字化管理平臺和智能硬件為支撐,打造串聯“Bingoland”賓果青少兒體能中心、戶外、賽事、學校、社區等場景為集合的業務賦能架構,家長、教練、門店“人貨場”三端閉環服務體系,實現高效的運營增長。
兒體行業數字化要聚焦用戶運營能力
提升多方位的、網狀的管理效率
賓果運動數字產品總監句青分享了自身對于兒體教育行業的數字化思考,以及賓果在數字化方面的實踐。
對兒體運動品牌來說,數字化解決的是連接各角色端口之間的效率。句青認為,兒體數字化提升經營過程的整體效率會有三個維度,即組織協同的效率、管理決策的效率和日常運營的效率。
在組織協同方面,由系統收集并分析會員情況和轉化率等相應的數據,在特定邏輯下將業務流程進行拆分和監管,門店及中臺則根據數據結果針對性地制定各崗位所負責的指標,最終達成組織目標上的一致;在管理決策方面,通過大量的數據統計和洞察自動為門店給出不同階段的經營建議,取代原先的經驗主義和個體案例,實現組織賦能個人;在日常運營方面,借助數據進行從銷售端轉化到服務端消課的過程化管理,從結果導向轉向過程導向。
如今,賓果運動的數字化已完成“工具”端的打造,正走向“服務”優化階段,未來還將進一步邁向“生態”階段。具體來看,賓果現有的數字體系涵蓋了用戶端、教練端、店長端、后臺端四方面基礎設施。
在功能上,用戶端定位“全方位線上平臺”,為用戶提供購卡約課、體測、挑戰、階段報告、積分體系等在線服務;教練端融合教學管理、線索管理和在線教案系統,可有效提升銷售管理和教務運營標準化;店長端組裝底層數據,將結合各類模型輸出全方位的門店經營數據分析,更精準有效匹配運營行為;后臺管理系統則作為內部管理數據及所有功能的集合,搭建用戶管理與業務運營的底層邏輯。
此外,句青還對賓果在積分體系、在線教案、在線合同和多場景生態化場景等方面的數字化實踐進行了深入解讀。
從規模競爭到效率競爭
打破兒體運動館坪效和人效桎梏
隨著市場監管趨嚴,跨界競爭加劇,行業整合加快,兒體賽道的競爭形式正在發生轉變,如果說過去是以規模為主的競爭,那么如今將轉入“效率為先”的競爭。
賓果運動業務運營總監付帥表示,賓果用低于行業50%的人力,實現了高于同行業30%的產能,背后正是公司以標準化能力、數字化能力和人才培養能力為核心的效率體系在發揮作用。
在標準化能力建設上,賓果圍繞著指標體系、組織管理、用戶服務、結果保證四方面,以指標體系衡量并監控線下場館的運營狀況健康度,以“大中臺、小前臺”的組織管理方式實現標準化的輸出和落地,以用戶需求八大階段來完善標準化的服務流程和工具,以數據過程管理和人的管理來強化結果執行。
在數字化能力建設上,賓果通過小程序的用戶交互提高了與用戶的溝通效率;通過會員管理、線索管理和經營分析降低了門店的分析成本,提高了店長的決策能力和線索的轉化效率;通過教學管理解放教練的雙手,從而確保他們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發揮在用戶服務質量提高當中。
在人才培養能力上,賓果搭建了清晰的教練/店長培訓矩陣和職業成長路徑,從入職培訓、價值觀培訓、銷售技能、專業技能、成長培訓等方方面面賦能人才培養,最終推動組織進步。
聚焦兒體成長,攜手蓬勃共生,關于兒童體適能的思考永遠不會終止。隨著賓果運動2021年兒童體適能創業投資大會圓滿閉幕,有更多的人帶著對兒體行業如何提升運營效率,如何進行數字化賦能,如何把握機遇打造核心競爭力的理解,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和價值。相信未來還會有許多體育教育的愛好者行走在兒體創業的路上,一起推動行業的向上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