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個新城建設正圍繞產城融合、功能完備、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和治理高效的要求加速推進。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五個新城將從形成獨立的城市功能起步,到基本建成長三角地區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綜合性節點城市,迸發能量,煥發光彩。
任何一座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金融的力量。五個新城所在區域,恰是上海農商銀行多年深耕、扎實服務、最具優勢的地區。作為有著70年農信根基的本土法人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在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不僅有著廣泛的網點布局,更早已深入當地的支柱產業、特色產業、新興產業,配合各區域不同定位、不同資源、不同需求,全力提供相匹配的專業金融服務,支持與陪伴區域發展。截至2020年末,該行在新城所在區域擁有網點近130家,對企業的信貸支持規模達到近700億元。隨著五個新城建設的全面鋪開,上海農商銀行將繼續提供源源不斷的引擎力量,與新城發展同頻共振。
嘉定:滬寧發展軸上的科創高地
嘉定是長三角的節點城市也是上海西北門戶,建設國家智慧交通先導試驗區,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傳感器、高性能醫療設備等產業集群,構筑科技創新高地是嘉定新城的定位。
汽車產業是嘉定的一張名片。近年來,在嘉定“提速換擋”,推動傳統汽車產業深度轉型的過程中,上海農商銀行主動順應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發展趨勢,全力支持嘉定建設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核心承載區。不僅與傳統汽車行業領軍企業保持良好合作關系,同時也將目光瞄準新能源汽車領域,全力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的研發、示范、應用和產業化的率先突破。在相關企業的技術瓶頸期,更是“雪中送炭”,幫助企業突破瓶頸,創出新天地。
此外,針對轄區內集成電路、高端制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四大集群產業,上海農商銀行已成立專項課題小組,研究未來發展方向,為業務發展提早布局。
“不用去市中心,就能享受到同級別的城市品質生活。”這是很多“嘉定人”的期待,而一座城市少不了文化的滋養。近年來,上海農商銀行致力于當地文化投入,積累銀行文化基因,提升百姓文化品質。該行與坐落于嘉定新城遠香湖中央活動區的保利大劇院已合作6年,為市民帶來了一場又一場文化盛宴。
2019年8月,上海農商銀行與嘉定區政府合作,將福海路分理處打造為集金融服務、圖書閱覽、親子活動、社區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會客廳”。今年,上海農商銀行,延續親民和文化兩張牌,在嘉定新城內設立西云樓分理處,并尋求異業合作,引入“漁書書屋”。這里不僅是高顏值的現代銀行,也是提供金融服務的“書屋”,標志著該行以實際行動助力嘉定文化產業發展。
青浦:大虹橋、長三角板塊的綠色新星
青浦新城承接支撐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重大功能,未來,新城將積極發展數字經濟,形成創新研發、會展商貿、旅游休閑等具有競爭力的綠色產業體系。
在青浦地區,上海農商銀行擁有22個網點,實現了對青浦區8鎮3街道和190多個行政村的金融服務全覆蓋,多年深耕,已將金融服務滲透到這里的每一個街道、村鎮,為區域經濟發展及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在優化區內環境方面,上海農商銀行積極對接區內舊村改造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參與朱家角泰安公寓動遷安置房項目、徐涇鎮老集鎮“城中村”改造銀團項目、西虹橋商務區建設項目等。
在推動區內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建設方面,上海農商銀行因地制宜,根據企業發展階段和實際需求匹配不同產品,以培育為理念、以陪伴為手段,為初創期企業提供創擔保、農擔保等中小微基金相關產品;對于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企業,配套投貸聯動等創新類產品;為科技型企業提供高企貸、浦江之光批次貸等產品。
此外,上海農商銀行還積極助力區內重點行業和特色產業園區發展。例如,該行已與區內引入的圓通、韻達、安能、則一等快遞物流龍頭企業開展合作,并將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支持企業下游客戶,助推全產業鏈的共同升級。
松江:打造“一廊一軸兩核心”的“上海之根”
松江,“上海之根”,對于這座城市而言,意義獨特。而隨著G60科創走廊由3.0版本華麗變身為新時代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重要平臺,松江迎來更大機遇。
作為松江地區重要的金融力量,同時亦是以服務科創為特色的商業銀行,上海農商銀行不僅參與G60科創云廊建設銀團貸款,還先后參與G60科創走廊啟迪漕河涇、臨港漕河涇、西南物流園、松江電子商務產業園等9大園區建設,并對落地企業給予資金支持,累計服務企業約80戶。
松江的環境煥新亦有上海農商銀行的身影。該行先后參與松江有軌電車銀團項目,松南郊野公園項目和泗涇保障房項目;作為牽頭行,穩步推進小昆山城鎮建設、永豐南站大居和洞涇動遷安置房建設,資金投入額度位居市場前列。
自2018年以來,上海農商銀行作為首家支持金融機構,積極推進松江區百億項目——“超硅半導體”園區的開發。目前該建設項目已竣工,300毫米硅片制造全流程生產線已開始試產,將逐步打破當前硅片市場的少數企業壟斷局面。
未來,上海農商銀行將全力配合松江地區“一廊一軸兩核心”的空間布局,搶抓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機遇,建立九城市優質科創企業數據庫。同時,推進當地生態宜居,加強對交通、教育、衛生、文化、養老和住房八大民生工程的支持力度,并聚焦“三園”工程,推進鄉村振興。
奉賢:濱江沿海的美麗健康策源地
進入“十四五”新征程的奉賢新城開始擘畫新藍圖:發揮上海南部濱江沿海發展走廊上的綜合節點作用,打響“東方美谷”品牌,打造國際美麗健康產業策源地。
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是奉賢新城的標簽,而上海農商銀行始終為之努力。上海首批9個鄉村振興示范村之一的吳房村是奉賢新城奪目的一角,作為本市“三農”服務主力軍,上海農商銀行以吳房村作為試點,探索美麗鄉村建設新模式,針對集體土地無法抵押、項目公司亟需啟動資金的情況,大膽創新突破,以第三方擔保方式授信,為項目公司迅速發放流動資金貸款,投入到吳房村項目運營中去。目前,通過市場化運作,吳房村已形成集黃桃種植、儲藏保鮮、銷售及黃桃衍生產品產銷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通過“筑巢引鳳”的方式已成功吸引20余家企業入駐,通過“租金、股金、薪金”帶動吳房村村民們實現年戶均增收10萬余元。
而在新城建設的重大項目上,總能看到上海農商銀行的身影,參與區內老舊小區加梯改造工程、推動金海湖一流社區建設項目等等。
與此同時,上海農商銀行還大力跟進區內重點行業培育,“東方美谷”是奉賢新城的特色品牌園區,目前,園區內被納入該行白名單的客戶已超60家,擬授信金額超過4億元。
隨著區內產業格局的形成,上海農商銀行將緊跟行業布局,積極跟進園區服務。重點加強對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助力形成企業集群+產業集群+創新集群的行業布局。
南匯:國際風、未來感、海湖韻的集合體
獨處上海一角的南匯新城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隨著臨港新片區的設立,這里的人才數量、交通能級、公共配套、文旅資源都在大踏步前進。南匯新城將以“五個重要”為統領,構建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面向未來的創新產業體系,建設國際人才服務港、頂尖科學家社區等載體平臺,加快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早在2019年9月,上海農商銀行就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臨港集團簽署合作協議,以千億授信助力新片區產業發展。如今,上海農商銀行是新片區管委會貼息政策首批合作銀行,也是新片區融資擔保公司的首批合作銀行。在區內頗具優勢的行業領域,如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方面,上海農商銀行先行先試,提前布局,已與相關重點企業達成合作共識。同時,作為以服務普惠為特色的商業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對行業內小微企業、科創企業也給予較多關注,目前納入該行“鑫動能”新興客戶培育計劃的企業已達11家,其中重點培育企業2家,整體授信規模已達39億元。
而在臨港新片區外,上海農商銀行亦對南匯的傳統行業給予支持。甘甜爽口的“8424西瓜”是南匯地產特色農產品,近年來,南匯西瓜品牌聯盟影響力逐漸擴大,浦東新區農協會組建了“南匯8424西瓜品牌合作聯社”。為響應監管要求,承擔“三農”社會責任,上海農商銀行形成“8424”產業聯盟場景,針對聯社成員單位提供各色金融服務。在“8424”產業聯盟場景的基礎上,上海農商銀行計劃將場景推廣到其他產業聯盟中去,提升南匯地產特色品牌優勢,助力特色品牌建設行動。
五個新城的建設,將幫助上海從單中心走向多中心,進一步提升上海大都市圈的內涵,增強上海對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輻射力。上海農商銀行憑借70余年的扎實根基,憑借在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地區的獨特優勢,將以金融力量助推實現“強勁活躍增長極”“經濟增長主動力主引擎”“承擔國家戰略、服務國內循環、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載體和令人向往的未來之城”的全新目標。這也是該行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實際行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