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上鏈,自托管即未來”,10月1日,在新加坡開幕的全球性Web3盛會TOKEN2049上,OKX 創辦人兼CEO 徐明星的這一觀點因顛覆了以往“機構代用戶保管資產”的傳統觀感而引發加密行業內外的關注。
自2019年首次舉辦以來,TOKEN2049一直是以Web3 &加密貨幣行業決策者為主角的國際性大會。最近兩年,隨著比特幣、穩定幣、加密支付等話題從加密領域外溢到主流語境甚至牽動多國監管視線,這個Web3世界的標志性會議開始吸引互聯網、FinTech甚至傳統金融機構的關注。
對于傳統機構來說,區塊鏈及其基礎設施的出現、迭代,正在讓他們熟悉的金融從“先信任、后驗證”的模式轉向“先驗證、后信任”。在這一趨勢下,自托管展現了潛力——金融的未來不在保險庫里,而是在你的加密錢包中。
“自托管的出現甚至讓傳統機構、FinTech和互聯網公司也成為了加密/數字資產產業鏈中的一環,他們的加入也將近一步加快傳統金融、金融科技以及加密金融的融合。”企業級MPC數字資產托管與錢包服務提供商Safeheron的創始人兼CEO王威分析,隨著 MiCA 等框架的成熟以及美亞新政策的出臺,傳統金融抓住契機開始全面進入數字資產領域,Web3的核心基礎設施雖然早期,但在穩定幣、加密支付、真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等領域實現了突破性應用,這些因素都讓Web2與Web3的橋接從“可能”變成了“可行”。
作為提供安全托管服務行業的一員,王威同時強調,“無論是穩定幣還是RWA,Web2與Web3的融合只是時間問題,除了創新,只有當資產能在合規、安全、可信的環境下流通時,機構信任才能建立,十億級用戶上鏈才能成為現實。”
自托管是構建機構信任的「最客觀」角色
今年10月1日起在新加坡舉辦的為期兩天的TOKEN2049議程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富達投資、高盛、PayPal、谷歌云、亞馬遜、星展銀行、Visa甚至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永,都紛紛派出自家的高管參會,參與議題涉及“機構資金流入數字資產”、“金融科技(FinTech)進軍加密貨幣領域”、“代幣化重新定義資本市場”、“宏觀經濟與加密貨幣”、“鏈上隱私”、“互聯網服務助力Web3創新”等等。
其實,今年5月初在迪拜舉辦的TOKEN2049大會上,高盛的數字資產全球主管就宣布公司將進軍加密貨幣交易領域;而PayPal則早已創建了加密資產業務部門,包括投資和支付;谷歌云、亞馬遜等互聯網公司已經將Web3創業公司納入自己的客戶體系;安永不僅發布過加密貨幣的調查報告,部分地區公司已開始為加密貨幣企業提供審計、稅務和風險咨詢服務,甚至構建了專門的區塊鏈分析平臺。
不僅是海外公司如此。當香港開始為數字資產交易、穩定幣等加密資產相關行業制定法律法規后,國內市場耳熟能詳的螞蟻數科、京東金融、招商銀行、騰訊云等公司的國際業務團隊也已經加入到區塊鏈和數字/加密資產的大潮中。
9月30日,就在TOKEN2049開幕的前一天,騰訊云就舉辦了一場活動,邀請全球多家Web3公司和從業者探討托管基礎設施、和RWA、穩定幣和PayFi等話題。
在TOKEN2049設立展臺的Safeheron提前一天加入了行業討論中。在“機構客戶采用穩定幣”議題中,Safeheron的創始人和CEO王威認為,機構采用的前提是信任,合規、安全、效率是信任的關鍵環節,“從我們做企業級自托管錢包起就認定,技術服務在安全和合規上,都能以最客觀的角色為機構客戶提供保障并滿足監管的合規要求。”
王威以Safeheron自主研發的MPC-TEE專利技術在錢包即服務的應用中舉例,利用密碼學的多方安全計算加上芯片級的硬件分布式存儲可信環境,Safeheron的系統可以讓機構100%自保管、轉移包括穩定幣在內的各種加密資產時,不僅能防范內部作惡,也能抵御外部攻擊。
安全之外,王威認為,對于十分熟悉傳統金融和互聯網的機構客戶來說,易操作的部署/集成、易管理的內部審批流程也十分重要,“所以Safeheron在用戶體驗層面也要做到產品的持續優化,我們的MPC Node產品就采用了白標解決方案,客戶在自己掌管私鑰的前提下,可以通過SDK實現本地化創建和管理MPC錢包,在我們的多鏈接入、多幣承載的基礎設施上,滿足客戶用我們的自托管錢包就能實現交易、OTC與支付、借貸與理財等各種Web3金融需求;如果這些需求歸屬于不同的客戶業務部門,我們MPC系統也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實現分權限的資產管理流。”
以“自托管”為錨 走向全球金融生態網絡
今年以來,USDC和USDT等主流穩定幣,在零售支付場景中的滲透率已經從2023年的32%提升到了2025年的68%。 Visa和MasterCard等傳統支付領域的頭部企業,已與加密錢包開展合作,并推出了符合監管要求的合規加密支付卡。
然而,全球不同地區對穩定幣和加密支付的監管政策差異顯著。以亞洲主要市場為例,新加坡于今年6月底正式實施數字代幣服務提供商新規,中國香港于8月初啟動穩定幣發行人牌照申請,日本則在8月中旬首次批準首個日元錨定穩定幣項目。
對于開展穩定幣與加密支付業務的企業來說,監管碎片化和差異化跨區域開展為他們帶來了挑戰。
Safeheron已經為多家支付機構(PSP)、OTC等多公司提供企業自托管解決方案,在展業過程中,王威觀察到,盡管區域性監管存在差異,但反洗錢/反恐融資是全球加密資產監管及相關執法部門的共識,也將是涉及穩定幣、加密支付等業務的公司必須要遵守的底線。
王威認為,在監管差異面前,不同企業的合規需求或者滿足合規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這些公司按需滿足要求,“比如數字支付這類FinTech公司,效率是他們關注的核心,這直接關系到商業模式,然后是安全及合規的兼顧,也就是自托管和第三方持牌托管的平衡與兼顧。”
他在實踐中發現,金融科技企業并非也不可能在所有國家都拿牌照經營,“牌照雖然是護城河,但也是極大的經營成本,所以很多FinTech公司就在全球范圍內使用第三方托管及自托管的綜合方案,兼顧合規的同時,保障效率,比如一鍵處理資金流及審批流。”
而對于機構投資者及基金管理人、公募、私募及養老基金這類機構來說,王威強調,“合規是他們的重中之重,一個是身份合規,再來就是因為資金體量太大,且多用于長線投資,他們十分關注安全,最后才是效率。”
王威指出,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FinTech公司,“自托管”需求都存在,“因為自有資金在全球范圍之內都可以不需要申請牌照,且自有資金和客資在合規層面是要求分開的,機構在全球范圍內也不會只選擇一家持牌托管人。”
“這也是為什么Safeheron會從自托管出發來滿足所有機構的需求。”王威表示,如果機構希望持有托管牌照,想為他的客戶也就是成千上萬的用戶去提供賬戶和錢包能力,Safeheron也會給到快速構建企業級加密賬戶的服務,客戶可以通過Safeheron在全球部署的金融生態網絡,集成全球各地的持牌托管人、OTC、做市商、支付機構、數字銀行、交易平臺以及DeFi應用。
“Safeheron致力于將數字資產產業鏈的機構集成構建網絡效應,促成生態網絡的正向生長,”王威著重強調,“這項工作的核心是:開源代碼、資產自控。并以此為前提共建由生態組成的全球數字資產互信網絡,從而幫助客戶管理所有產業鏈上的資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