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郭宏偉 記者徐文智)近年來,陜西省寶雞市堅持標準化引領、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在實施標準化戰略中展現擔當體現作為,緊握標準制定利器,以質量取勝用品質說話,助力當地社會經濟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標準強市的寶雞實踐
寶雞市始終堅持推進標準強市、標準興企、標準富農、標準惠民導向,厚植標準創新情懷,深入開展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傾力打造“標準寶雞”金字招牌。
【資料圖】
示范先行看質效。陜西太白山旅游服務標準化試點、寶雞市機關事務標準化綜合性試點項目通過國家驗收,千陽矮砧蘋果、扶風高繁肉用綿羊建成了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隴縣國家級奶山羊標準化示范區已建設標準化羊場63個、示范點10個,鳳翔蘋果、眉縣獼猴桃、太白高山蔬菜等標準化項目,引領產業提升效果更加明顯。寶雞市市場監管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榮獲陜西省委、省政府先進集體,成為陜西省市場監管系統市級局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標準創新比實效。寶雞市企業主持和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228項,其中國際標準7項、國家標準100項、行業標準111項、團體標準10項,麥克傳感等5戶企業被認定為陜西省企業標準“領跑者”,中鐵寶橋和寶鈦集團榮獲“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二等獎。全市制定發布對標技術方案37個,310戶企業、633個產品完成對標,“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參與對標企業數居全國第23、陜西省第1,并在全國會議上交流了對標達標工作經驗。
發展融合顯成效。寶雞市在全省市級城市以市政府名義率先出臺了《寶雞市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實施方案》《寶雞市加強標準化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要在農業、工業、服務業和社會事業等領域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10項以上,制修訂國家、行業和團體標準達到240項,制修訂寶雞市地方標準50項以上,培育企業標準“領跑者”5項以上,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10家以上,創建各級各類試點示范項目達到65個以上,培育各級各類標準化人才100人以上,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寶雞標準元素”。
標準強市的寶雞探索
寶雞市牢記囑托,創新實干,全力打造“標準強市、質量騰飛”的新引擎。
高位推進標準引領。寶雞市依托優勢產業龍頭企業應用先進標準,在數控機床、智能制造、3D打印等領域新建研發平臺93個,市級以上研發平臺總量達160個,其中國家級研發中心及分中心17個;建成了國家火炬計劃新材料、石油鉆采裝備、重型汽車制造、鈦及鈦合金等科技產業示范基地5個,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62個,發展瞪羚企業24個,增強了寶雞制造的市場競爭力。
全面推動標準實施。寶鈦集團主導制定的(ISO23515—2022)(ISO21334—2022)兩項鈦加工材領域國際標準發布,成為首個由中國主導的ISO鈦加工材國際標準,并參與修訂了《鎳鐵-碳含量的測定》《鎳鐵—硫含量的測定》兩項國際標準,已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和軍用標準20余項。寶雞鋼管公司牽頭制定的兩項國家標準,相繼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分別于2022年3月1日和5月1日起實施。這兩項標準分別涉及X射線數字檢測和X射線膠片檢測,填補了我國鋼鐵領域焊接鋼管產品基礎檢測國家標準體系的空白。寶鈦集團、石油機械、石油鋼管等企業制定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179項,尤其是在石油鉆采、高鐵裝備、鈦材加工等近百種產品領域的行業話語權持續攀升。
標桿示范企業發力。寶雞擁有國家和省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67個,全市制修訂陜西省地方標準98項,制修訂寶雞市地方標準37項,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326戶,累計上報標準1741項,涵蓋2560種產品,寶雞卷煙廠被評為4A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好貓集團、太白酒業、大明機械、建華鋁業、金健針織等7戶企業被評為3A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陜西齊峰果業有限責任公司《獼猴桃鮮果》位列陜西省2022年企業標準“領跑者”,提升了產品服務供給質量水平。
標準強市的寶雞擔當
做標準就是求創新、抓標準就是促發展,強標準就是保民生、謀標準就是謀未來。寶雞市縱深推進標準強市工作,以標準化戰略“三大工程三個提升”助力寶雞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聚焦標準示范工程,提升驅動活力。鞏固提升隴縣國家級奶山羊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成效,制定一批國家和省級標準,為奶山羊產業發展提供“隴縣模式”;科學搭建創業就業保險等服務標準體系,提升隴縣國家級勞動就業標準化試點項目公共服務水平。加快國家級扶風縣食用菌標準化示范區和陜西省隴縣奶山羊規模養殖牧業標準化試點、陜西省扶風縣水果甜柿子種植標準化試點、陜西省陳倉區設施蔬菜種植標準化試點示范區建設,打造農業農村領域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新樣板。圍繞鄉村振興,嚴格污水治理、垃圾處理、廁所改造、村容村貌等標準,完成8個省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準化試點村和2個美麗鄉村建設,為陜西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趟出新路子。持續總結和推廣國家級試點經驗,樹立機關事務標準化管理工作新典范。
緊盯標準惠民工程,提升治理效力。著力推進“標準化+”,努力形成一批可示范、可復制的工作成果。緊緊圍繞鄉村振興主線,構建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強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等鄉村治理標準。圍繞裝備制造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推進國際標準的轉化應用和標準體系的提檔升級,發揮標準創新驅動、引領產業發展,加快關鍵技術標準研制發布,搶抓行業發展制高點。立足現代服務業,強化管理,提升旅游服務標準化水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推進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群眾滿意度。結合生態文明建設,在各行業領域推行嚴格的環保標準,加強督導檢查,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實現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做好地方文化、民俗、特色美食等地方標準建設,健全搟面皮臊子面標準體系,促進品牌建設,推動寶雞特色產業發展壯大。
夯實標準興業工程,提升發展動力。持之以恒強化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的申報指導,推進標準在各行業領域實施執行。研究啟動標準化信息平臺和專家庫建設,鼓勵支持企業參與標準的制定,建立健全地方標準體系。深入開展企業標準“領跑者”活動,支持西鳳酒、寶鈦、石油鋼管和西電電器等企業申報企業標準領跑者,深入開展“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專項行動,引導更多企業對照國際標準,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推進團體標準培優,力爭每年培育發展1-2個試點項目,提升團體標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