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個體工商戶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積極探索創新個體工商戶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機制,對誠信守法者“無事不擾”,助其“通行天下”,取得良好成效。
建設獨具地方特色的指標體系。2022年10月,由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江西省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共同起草的江西省地方標準DB36/T1659—2022《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分級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順利通過地方標準專家審定,由江西省市場監管局予以發布。該《規范》以市場監管總局制定的全國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框架為基礎,充分考慮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不同規模和類型特點,在基礎信息、動態信息、監管信息等指標上,減少了股東、董監事等相關指標,增加了實際經營者身份、經營異常狀態情況等指標,總指標數由81項降低至60項,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實現了經營主體信用風險管理全覆蓋。
優化信用風險分類系統功能。根據個體工商戶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的60項指標,科學賦予指標權重,在江西省經營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內構建了個體工商戶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模塊,將全省346萬戶個體工商戶,按信用風險從高到低分成ABCD四類,分類結果每月動態更新,并與省“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平臺互聯互通。截至2023年2月,江西省個體工商戶中A類(信用風險低)共2023654戶,占58.40%,B類(信用風險一般)共1374643戶,占 39.76%;C類(信用風險較高)63403戶,占1.83%;D類(信用風險高)3351戶,占 0.01%。
夯實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基礎。牽頭制定江西省通用型經營主體信用風險歸集事項清單,并將經營主體信用風險信息歸集工作納入營商環境考核體系,對接聯通公示系統(江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等系統,個體工商戶信息歸集量和歸集面大幅提升。目前,已歸集整合各類個體工商戶信用風險信息983.8萬條,其中登記注冊信息410萬條、行政許可信息211.9萬條、行政處罰信息1.5萬條、抽查檢查結果272.0萬條、經營異常狀態信息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信息87.7萬條、投訴舉報信息0.7萬條。
提升對個體工商戶的監管水平。建立基于信用風險分類的個體工商戶“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將大部分的監管資源用于高信用風險個體工商戶,個體工商戶抽查全部按照信用風險等級抽取,切實做到精準發力。2022年,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首次實現對D類個體工商戶全覆蓋抽查,全省市場監管系統“雙隨機、一公開”首次做到D類個體工商戶全覆蓋抽查,對信用風險等級較低的B類個體工商戶抽查比例降至4.77%,對信用風險等級最低的A類個體工商戶實現“無事不擾”。據統計,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累計抽查個體工商戶3.85萬戶,C、D類個體工商戶的問題發現率分別達到87.55%、88.76%。
多維度探索信用分類結果運用。在江西省上饒市,個體工商戶的信用風險分類等級,已成為個體工商戶信用融資平臺的重要指標之一,市場監管部門聯合銀保監部門指導銀行機構,創新打造優化專屬信貸產品29個,為上饒市個體工商戶提供額度最高300萬元的純信用貸款,累計助力個體工商戶獲貸4.4萬戶、貸款120億余元。在江西省樂平市,不同信用風險等級的個體工商戶,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中采取不同比例、頻次抽查,有效提升了監管的針對性。截至2023年2月,樂平市低風險個體工商戶“無事不擾”實現率達到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