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北京市東城區市場監管局持續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下功夫,通過打好“三張牌”,積極創新“信用+雙隨機”聯合監管模式,進一步降低涉企檢查頻次,為市場主體減負,助力東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優化部門聯合抽查工作機制,打好“聯合牌”。積極發揮區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作用,由東城區市場監管局牽頭,組織協調29個涉企監管部門做好部門聯合抽查與本部門抽查、專項檢查、重點檢查等監督檢查的統籌工作,最大程度實現“應聯盡聯、能聯必聯”,減少多頭檢查、重復檢查。同時,利用市級部門聯合抽查工作平臺提供的任務整合功能,對擬發起的抽查任務涉及的檢查對象進行比對查重,實現抽查任務“應合必合”,避免對同一個檢查對象開展不必要的多次檢查。
二是建立信用風險管理工作制度,打好“信用牌”。制定“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機制,明確以北京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聯席辦建立的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為基礎,探索推動“1+N”信用監管,即通用型分級分類結果在部門聯合雙隨機抽查、食品、餐飲、藥品等與人民生命安全相關的專業領域監管、信用風險綜合研判等監管領域的有效運用,為開展以信用為基礎的差異化監管夯實制度基礎。
三是實施科學精準部門聯合監管,打好“增效牌”。近兩年,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探索開展以信用為基礎的部門聯合抽查,協調組織東城區相關部門重點針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受到行政處罰等有失信記錄的市場主體開展部門聯合抽查。依托北京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搭建的信用風險分類分級模型,東城區進一步完善“信用風險管理+部門聯合抽查”監管模式,利用信用風險分類評分結果對不同信用風險級別的企業開展差異化監管,提高監管科學性和精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