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基地有很多優質的農產品,急需擴大銷售渠道,有紫線茄、黃瓜、螺絲椒、線椒、西紅柿和土豆等等,品質特別好,您可以來看一下!”5月12日,昆山市周莊鎮團委副書記、昆山市鄉村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昆山市時味田居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松量聯系上揚子晚報,希望揚子晚報可以幫助他們打開農產品銷路。
之后,經過實地考察和幾輪對接,目前,揚子晚報已與該基地達成了供銷意向。5月22日,在揚子晚報主辦的“E起買,E起愛”愛心助農線下公益活動暨“致敬·大白”優秀作品展啟動儀式上,該基地的農產品亮相揚子晚報愛心助農攤位,歡迎大家前來采購。
5月5日,揚子晚報聯合蘇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蘇州市供銷合作總社,共同發起“E起買,E起愛”2022蘇州同心戰疫——助企紓困、愛心助農大型公益活動。活動詳情公布以后,揚子晚報的助農熱線幾乎沒有“消停”過,愛心助農人士不斷的撥打電話進行咨詢和購買,也有不少愛心企業發送過來的團購訂單,更有很多農戶的求助電話,希望揚子晚報能夠幫他們“帶貨”。5月12日,王松量主動聯系上揚子晚報,并向記者訴說了基地目前的困境。
5月13日,在王松量的盛情邀請之下,記者來到了位于周莊鎮同周公路上的昆山市時味田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基地。泥土芬芳間,澗澗流水旁,排排而立的白色透明大棚,綠意若隱若現,與周莊的靜謐渾然一體。王松量說:“這里原本是一塊廢棄多年的荒地!”2021年7月,周莊鎮黨委書記指著這塊荒地說:“青年在農業大有作為!”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時味田居。
“起初,我們對著200多畝比人還高的蘆葦叢犯愁。種青菜、種白菜、種洋蔥、種土豆……種什么不活什么。”王松量的團隊這才意識到,土地營養不夠,于是大家分頭去超市,一家一家收過期奶粉;去農村,問老百姓要雞糞,收豆渣。經過不斷努力和嘗試,今年年初,種下去的黃瓜,辣椒、茄子、土豆終于逐漸生長、成熟。王松量說,“我們正在期待盈盈豐收,卻與疫情迎面相遇。”今年2月,蘇州突然暴發疫情,周莊旅游業按下了暫停鍵。
“疫情期間,面對周莊人買菜難買菜貴的困境,作為國企,我們肯定要扛起責任!”王松量說。據了解,疫情期間,為了周莊的“菜籃子”供應,昆山市時味田居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將菜品選購“搬到”線上。王松量對記者說:“半個月的時間,我們把周莊鎮的黃瓜從8塊調到2塊,土豆從5塊調到2塊,茄子從9塊調到6塊。一個半月時間,我們共保供黃瓜35000公斤、土豆10000公斤、茄子4000公斤,服務群眾11326人次。”
疫情趨穩向好,農貿市場供應逐漸恢復正常,滿大棚成熟的瓜果蔬菜何去何從,成了大家心頭的難事。王松量解釋:“水鄉周莊是著名的旅游古鎮,我們基地的產物主要是提供給當地的旅游飯店,因此,在種植的時候就考慮到要游客的需求,比如,我們種植了一些周莊本地人不怎么吃的螺絲椒和線椒。”正在發愁之時,王松量看到了揚子晚報發起的公益助農活動,便主動聯系過來。
對于基地農產品的品質,王松量是拍著胸脯保證:“我們是國企,對品質的把控是非常嚴格的!無論是種子選擇,還是日常管理,我們都是高標準、嚴要求。”
目前,揚子晚報已與昆山市時味田居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達成了供銷意向,昆山市時味田居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也成功地成為了此次活動的供貨商之一。(記者 於蘇云 實習生 鄭佳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