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成都市委關于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高水平創造新時代幸福美好生活的決定》發布,成都將致力于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創造幸福美好生活,加快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人民城市”幸福樣本。
到2035年
公園城市示范區成為全國樣板
成都市將通過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高水平創造新時代幸福美好生活,努力實現人人都擁有盡展其才、夢想成真的發展機會,人人都享有生態綠色、文明和諧的宜居環境,人人都享有幸福和美、安全穩定的美好生活,人人都擁有參與治理、共建共享的歸屬認同。
到2025年,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形態基本構建,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框架基本建立。到2030年,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全面建成,幸福美好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到2035年,生態型、高質量、人本化、有韌性、可持續的特質充分彰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成為全國樣板,共同富裕走在全國前列。
到“十四五”末
高中優質學校覆蓋率提升至70%
“三孩”時代來了,“家門口”的學位也來了。成都市將實行基本公共服務清單標準管理和動態調整,推動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夯實共同富裕的微觀基礎。實施“家門口”好學校建設工程,到“十四五”末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中小學400所,新增學位30萬個,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優質學校覆蓋率提升至70%。
支持在蓉高校“雙一流”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加快建設成都國際職教城。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引進全球高水平醫療機構合作辦醫,創建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到“十四五”末新增三甲醫療機構10家以上,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10個。
構建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推行商業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銜接。全面推進城區、片區、街區、社區四級文化空間建設,到“十四五”末新增公共文化示范點230個。
綠色低碳生活
擦亮“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名片
成都市堅持把綠色作為彰顯公園城市魅力的厚重底色,突出生態本底、美學呈現、價值轉化、場景營城,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綠色生態成為城市最優質的資產和最普惠的民生,擦亮“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名片,為幸福美好生活營建美麗宜居環境。
筑牢青山綠道藍網的生態本底。以青山為底,構建以大熊貓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快實施龍泉山國家儲備林項目、國家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推進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保護發展,加快川西林盤保護修復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打造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區。以綠道為軸,實施“五綠潤城”示范性工程,加快建設環城生態公園、錦江公園等重大功能性項目,構建“一軸兩山三環七帶”天府綠道體系。以江河為脈,堅持水岸城一體化,實施白沫江、榿木河等天府藍網示范項目,構建“一核一環、三江九帶、三級四類”天府藍網總體格局。
同時,聚焦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等四大重點領域碳排放降低和低碳技術創新、生態碳匯兩大能力提升,系統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壯大節能環保、新能源、循環利用等產業。力爭到2025年實現碳達峰,2050年建成碳中和“先鋒城市”。
(記者 賴芳杰 實習生 吳語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