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鋼壓減消息引關注
【資料圖】
本周,粗鋼壓減政策再度發酵,部分地方稱粗鋼平控要求陸續落地,目前江蘇有建筑鋼材生產企業反饋已開始主動降負荷減產,擬減幅度在上半年平均產量基礎上下降20%—30%,河南省部分建筑鋼材生產企業也將有主動減產的舉措,天津粗鋼產量平控措施將陸續落地,主要影響品種有中厚板、帶鋼。
期貨日報記者獲悉,粗鋼壓減信息多是資訊機構向鋼廠調研反饋所得,除唐山豐南區、云南等地出臺具體政策,其他地區目前并未并無官方文件,且自4月以來該消息擾動就未消退,只是近期隨著旺季臨近以及壓減時間縮短,市場關注度不斷提高。
寶城期貨黑色研究員涂偉華告訴記者,目前來看,若后續執行粗鋼壓減政策,則下半年鋼市供應將會迎來顯著收縮,平控目標推算下統計局數據顯示8—12月日均粗鋼產量均值為255.85萬噸/日,環比7月值下降37.05萬噸,降幅高達12.65%,可見一旦執行限產則供應將迎來顯著收縮;且同樣低于去年8—12月的263.87萬噸/日均值水平,降幅為3.04%。
“正是源于此,粗鋼壓減政策確實帶來市場情緒提振,但因目前暫無具體執行方案和時間,供應收縮仍是停留在預期階段,難以扭轉鋼市弱勢局面,因而現貨市場成交并無實質性改善。相反近期鋼廠虧損局面并未加劇,鋼聯247家樣本鋼廠中盈利鋼廠占比為61.47%,依舊處于年內高位,且鋼廠廠內鋼材庫存壓力不大,旺季預期下鋼廠生產依舊積極,鋼市供應短期將維持高位。”涂偉華說。
數據顯示,2023年1—7月中國粗鋼產量累計62651萬噸,同比增長2.5%,較上半年增速仍有0.8個百分點增長,其中,7月份粗鋼產量9080萬噸,月環比僅減少31萬噸,同比增幅仍高達11.5%。分省份來看,前十大產鋼大省中,上半年粗鋼產量累計增產最多的省份是河北,較去年上半年增產499萬噸,為增量的第一貢獻大省,其次是江蘇、河南和山東,同比增量分別為144萬噸、138萬噸和131萬噸,再次是遼寧和廣西,同比分別增加114萬噸和94萬噸;按增幅來看,上半年粗鋼產量增幅最大的省份為河南省,較去年上半年增長7.95%,廣西和河北位列其后,同比增幅分別達到4.99%和4.49%,再次是山東、遼寧和江蘇,同比增幅分別為3.6%、3.04%和2.33%。
海通期貨投資咨詢部黑色組長邱怡宏告訴記者,近期全國多地關于2023年粗鋼產量平控政策的信息層出不窮,河北省雖然增量最大,但基于去年主動限產影響導致上半年基數偏低,因此市場對于河北省貢獻的粗鋼產量增量存在一定接受度,即便按照2022年粗鋼產量進行平控,下半年的壓減壓力基本也就為上半年的增量,壓力相對有限。
而江蘇省作為第二大產鋼大省,從今年3月份起就保持在同期最高水平附近運行,因此市場對于江蘇省平控要求落地的關注度和反應更強,再加上擬減幅度在上半年平均產量基礎上下降20%—30%,相當于月均減量給到了210萬—316萬噸的較大空間,強關注度疊加較大的預期力度,使得黑色系商品均受提振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反彈,市場情緒整體出現了一定好轉,華東地區鋼價普遍也出現了小幅上調, HRB400E φ20mm規格的螺紋鋼杭州和上海匯總價分別上調30元/噸和10元/噸,昨日再度分別上漲10元/噸和20元/噸。
山東省粗鋼產量從今年二季度起就保持在同期低位運行,而由于當地鋼材市場整體供需關系較為良好,因此也獲得了有關平控政策落地的較多關注。“如果山東省按照2022年粗鋼產量平控計算,下半年月均粗鋼產量大概在636萬噸上下,而如果按照壓減400萬噸粗鋼產量計算,則下半年月均粗鋼產量大概在570萬噸左右,實際整體對于山東省內鋼廠的壓減任務并不算重,但政策落地整體對于現貨市場價格及情緒也均起到了較為良好的修復作用。”邱怡宏說。
涂偉華介紹,粗鋼壓減政策一直擾動黑色金屬市場,7月下旬以來在此消息影響下鋼礦走勢強弱一度切換,鐵礦石主力2401合約期價高位累計降幅超10.13%,同期螺紋、熱卷2401合約期價跌幅分別為5.52%、5.53%,盤面虛擬鋼廠利潤迎來顯著回升。“不過,粗鋼壓減政策近期落地并未帶來盤面期價大幅波動,同時品種強弱變化也不明顯,卷螺差未見擴大,相反螺礦比卻迎來收縮,顯示政策擾動效果有所趨弱,關鍵點需看到壓減政策真正執行。”
供需格局有變?
涂偉華告訴記者,螺紋供需格局依舊疲弱,庫存持續累庫,品種鐵水轉換下建筑鋼廠生產趨弱,螺紋周產量環比再降4.11萬噸,已連續三周回落,絕對量繼續處于年內低位,同時粗鋼壓減政策擾動不斷,低供應給予鋼價一定支撐,但品種噸鋼利潤并未虧損,且廠庫壓力不大,旺季預期下低供應局面能否維持有待跟蹤。與此同時,螺紋需求依然疲弱,周度表需環比降2.58萬噸,繼續刷新階段性新低,相應的終端采購也持續低迷,兩者為近年來同期最低,淡季特征明顯,弱勢需求繼續抑制鋼價。
“7月份鋼材市場是在淡季弱現實和政策強預期的博弈中運行,主流強預期來自于對于月底的政治局會議的預期,驅動鋼材價格整體繼續反彈走強。而隨著月底政治局會議的落幕,現實強預期驅動暫時告一段落,8月份以來黑色系商品運行邏輯重新回歸現實,并在弱現實的驅動下集體下行。”邱怡宏說。
在市場人士認為,目前鋼鐵市場供需雙弱格局仍未得到改變,基本面整體仍存壓力,主要源于需求疲弱的拖累依然偏強,近期宏觀利好政策消息的釋放尚難直接作用于現實需求,上周螺紋鋼產銷增速差雖然隨著周產量的減少有所回落,但仍維持高位,遠高于零軸,熱卷產銷增速差也繼續在零軸之上小幅走強,顯示供應收縮力度較為有限,尚無法對沖需求的弱勢,而且鋼材近遠月價差也處在歷史低位,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應對于短期現實端壓力的擔憂情況。
當前的供應端發生了哪些變化?涂偉華告訴記者,相應的熱卷供需兩端有所變化,且庫存延續累庫,鋼廠復產推升產量,熱卷周產量環比增6.45萬噸,雖然依舊處于低位,但品種利潤尚可,廠庫壓力有也不大,旺季預期下供應短期存有增量空間,相對利好則是粗鋼壓減政策擾動,一旦執行則供應會迎來顯著收縮。與此同時,熱卷需求也有所回升,周度表需環比增6.47萬噸,仍處于近年來同期低位,相應主要下游行業冷軋基本面變化不大,出口下行預期未退,預計熱卷需求難有持續好轉。
預期與現實博弈,黑色系何去何從?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記者,8月下旬至9月份將是粗鋼產量縮減的集中體現期,確認執行時間點大概率難以拖延至10月份,因此,按照此前對于下半年粗鋼產量的預估情況來看,鋼材供給出現大幅超預期收縮的可能性將會較小,若按照2022年粗鋼產量平控測算,8—12月粗鋼月均產量大概在7730萬噸附近,鋼材供給收縮時間相對充裕,將會弱化部分突發減量對于供需平衡的擾動,后續只需著重觀察鐵水日均產量的縮減情況。
“近期雖然平控政策及宏觀利好政策釋放較為頻繁,但從盤面表現上來看,基本上可以認為僅僅是促使部分空頭提前離場,基本面格局并未得到優化,因此,短期現實端壓力或將繼續占據鋼價運行主邏輯位置。”邱怡宏說,此外,原料方面雖然隨著鋼價的反彈,在鋼企原料低庫存的支撐下同樣有所企穩,但基本面壓力也仍有邊際走強態勢,雖然鐵水產量整體仍處高位提供原料需求的剛性支撐,但供應端的邊際增量使得廢鋼到貨與日耗的供需差出現小幅回升,上周到港增量的釋放同樣使得鐵礦到港疏港增速差大幅走強,并創年內新高,焦炭的第五輪提漲也仍未落地,焦鋼企業的博弈也在持續,原料支撐力度整體存在邊際緩慢弱化跡象。因此,總體來看,除非鋼材需求端得到明顯改善,否則在鋼材現實端壓力的籠罩下,鋼價下行難言結束,短期仍存振蕩偏弱調整的風險。
“鋼市運行邏輯仍是強預期與弱現實之間博弈,國內刺激政策疊加粗鋼壓減政策帶來鋼市強預期,相反鋼市自身基本面依然疲弱,低迷需求持續抑制鋼價,且短期供應難有持續減量,供需矛盾在積累。”涂偉華說。
對于后市,涂偉華認為,螺紋供需雙弱格局未變,低供應給予鋼價支撐,但需求表現更為疲弱,鋼市基本面表現疲弱,相對利好則是宏觀利好預期,弱現實與強預期持續博弈,短期鋼價將再度轉為低位振蕩運行為主。同時,熱卷低供應開始回升,而需求端改善有限,基本面依然疲弱,同時倉單壓力激增,預計熱卷價格將繼續承壓,相對利好還是宏觀利好預期與粗鋼壓減政策擾動,預期與現實博弈下熱卷偏弱振蕩。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