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印度IPL(印度鉀肥公司)于7月25日發布了尿素進口招標以來,吸引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該事件一直左右國內尿素期貨價格走勢。經過一輪緊張的競爭,8月9日本輪印標開標,共收到了來自23家供貨商、總計338.25萬噸尿素的報價。
據了解,印度本次尿素進口招標引發了眾多供貨商的積極參與,競爭異常激烈。東海岸最低報價為每噸396美元(CFR價),而西海岸最低報價為每噸399美元(CFR價)。盡管在招標前市場普遍預期招標結果將對尿素市場產生積極影響,但實際數據揭曉后,市場反應相對疲軟。
來源:Indian Potash Limited
【資料圖】
周四(8月10日)尿素期貨主力合約價格開盤后低開低走,午盤一度擴大跌近4%,收盤最終下跌3.02%,收報1994元,跌破2000元附近的支撐水平,后市走勢充滿不確定性。
國內尿素期價下跌或許源于市場對招標結果的提前消化,以及供應前景的不確定性。盡管報價數量眾多,但市場仍需關注實際的交貨和供應情況,以進一步判斷未來尿素市場的走勢。
綜合市場消息的分析,國內目前備有大約35萬噸至70萬噸不等的印標準備貨源。這些貨源分布在各個環節,包括生產廠家、港口、社會倉庫,還可能存在一些空單待補充。如果這些貨源能夠順利銷售,甚至可能引發新的采購需求,這將在9月下旬之前為國內市場帶來新的支撐。同時,疊加其他國內利好因素協同作用,有望引發一段階段性的行情。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印標中的量價數據為市場提供了參考,但市場仍需謹慎對待,畢竟尿素市場受多種因素影響,報價只是其中之一。如果參與交易的量未能達到預期水平,可能會在短期內對市場產生一定程度的利空影響。畢竟當前國內市場基本面呈現相對弱勢態勢。
市場分析認為,盡管報價數量豐富,供貨量相對充足,但市場對于這一招標結果的積極預期已經在市場傳聞中提前消化。因此,實際揭曉后的利好效應有所減弱,導致尿素期貨價格出現了下跌。此外,市場對于未來出口需求的不確定性也使投資者對市場走勢保持謹慎態度。
現貨方面,今日尿素市場繼續出現挺價現象。國內尿素價格繼續上調10-100元/噸,目前尿素工廠預收較多,集港訂單持續發運,挺價心態偏強。河北地區上調幅度10-40元/噸;山東地區上調20-60元/噸;河南地區上調30-50元/噸;東北華錦上調100元/噸。
尿素期貨主力持倉額明細,來源:Choice
值得關注的是,國內尿素市場目前正面臨多重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國內已準備了大量的貨源,包括廠家、港口以及社會倉庫等,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供需關系。另一方面,出口訂單的陸續成交可能對市場形成一定的支撐,但市場對于參與量和實際出口情況仍存在擔憂。
目前,市場傳言8月尿素出口量在40萬噸以上,這對于近月合約可能形成利好。然而,主力2401合約受到國內農需淡季、出口、淡儲以及新產能投產的影響,未來交易和驅動主要集中在出口方面。
總的來說,印度尿素進口招標結果的揭曉在市場上引發了一定的波動。雖然市場反應相對疲軟,但市場專家認為,供應前景的不確定性仍可能對尿素市場產生影響。投資者和交易員需要保持警惕,隨時關注市場動態,以適應市場的變化,抓住可能出現的機會。未來,市場對于供應情況和需求變化的敏感度將成為決定尿素市場走勢的重要因素之一。
尿素的“印度行情”遠未結束
據印度當地媒體最新消息,目前印度尿素出現短缺現象,全印度多地區種植短期農作物的農民對化肥商店缺貨表示擔憂。尿素對水稻、香蕉、甘蔗以及棉花等種植至關重要。
印度農業人口眾多,對尿素需求較大。雖然農業GDP貢獻僅占印度全國GDP的1/7,但印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依賴農業,且以小農戶為主,約86%農民的耕地面積小于2公頃。2022年,印度GDP達3.38萬億美元,農業或農業相關行業占GDP總額約18%;總人口數首次超越中國為14.28億人,其中50%勞動人口從事農業或農業相關行業,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
印度龐大的農業人口以及對糧食自給自足的目標,催生了印度市場對化肥,尤其是尿素的巨大需求。印度政府一直通過補貼,或大面積推廣納米尿素等方法,來讓農民能用得起肥料,也讓生產尿素的廠家至少得到12%的回報率,從而達到一個均衡的政策布局。
印度擁有世界第二大可耕地,面積共1.57億公頃,也是第二大的農業產出國。它擁有46-60種不同種類的種植土壤,而全球20種主要農業氣候區中,印度也具有15種,致使其有多項農作物產量名列世界前茅,包括世界排名第一的茶葉、香料、腰果、椰子、生姜、豆莢科(黃豆除外)與黑胡椒,世界第二的稻米、小麥、蔬菜、水果、瓜果、蔗糖、棉花等,2017年糧食產量達2.75億噸。正因其孕育了眾多農作物,印度同時也是世界化肥(肥料)第三大生產國及世界第二大消費國。
作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化肥工業為其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更是農業非常關鍵的原材料,提供農作物40%-50%養分。但其化肥工業卻遠遠不能滿足其農業發展需要,每年都需進口大量化肥。
印度化肥行業的生產比較集中。截至2019年,印度有31家大型尿素生產工廠,產能覆蓋全國80%的尿素需求,同時,印度有21家大型磷肥生產工廠,給全國提供了50%的磷肥供給。但這些工廠均面臨一個問題,即缺少投資,導致很多工廠停工。如果停工的工廠能夠復產,印度尿素行業將能夠實現自給自足。
近年來,印度人口增長速度高于稻米增產速度,導致潛在的重大糧食危機。為達成永續農業及糧食自給自足之目標,如何補貼以提供市場合理化肥價格,成為政府重要農業政策。
正如前述所言,為了保證農業對肥料需求,印度政府一方面鼓勵國內企業大力發展肥料工業,另一方面也歡迎國外投資公司對印度投資化肥工業。但因其國內肥料產能不足,且農民大多用不起昂貴肥料,為滿足國內農業需求,印度對其當地生產及進口尿素、復合肥料實行補貼制度。
由于補貼等支持制度,印度國內尿素及復合肥料售價遠低于生產及進口成本,導致過去十多年來化肥消費量大幅增加,這也幫助了印度增加國內糧食等農作物的生產量。
(文章來源:華聞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