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國內化工品經歷了預期新年度消費向好的上漲和現實兌現不及預期的回落;二季度消費整體依舊沒有明顯起色,外加原油和煤炭等原料下行,化工品價格不斷回落,多數品種價格創年內新低。與年初價格相比,石油下游化工品中跌幅居前的是苯乙烯、PP,跌幅在10%附近,PTA是板塊內表現相對較為堅挺的一個品種,目前價格與年初相持平;煤炭板塊下游產品中,純堿和尿素跌幅均超30%,甲醇跌幅在20%附近。展望后市,上游原油和煤炭價格能否企穩,終端消費能否在旺季迎來真正的復蘇都是化工品何時見底回升的重要影響因素。
1、原料依舊有下行風險
(資料圖)
從近期市場的表現看,雖然OPEC+減產令原油的供需平衡趨于緊張,但年內歐美原油需求衰退的預期將繼續拖累油價,疊加伊朗原油回歸的預期,油價震蕩區間的下沿支撐不再穩固,在目前的供需預期下,油價存在下行的風險。煤炭年內供應增長而需求減弱的格局難以改變,夏季用煤高峰依舊存在累庫的預期,預期煤炭價格有進一步下行的可能。從目前市場預期看,上游能源價格有進一步下行的壓力,因此對化工品也將存在成本端的拖累,在此關注能源市場能否出現超預期的利多。
2、油化工新投壓力較大
從年內化工品的裝置投產計劃看,所有的化工品都有新產能投放計劃,其中油制路線在大煉化降油增化的背景下,多個產品處于產能投放高峰周期中,年內苯乙烯、乙二醇和PTA等都有較大量的裝置計劃投產;煤化工投產以新型需求為主,且有很多以焦爐氣為原料,整體看煤化工新產能體量小于煤化工。
從年內投產進度看,上半年投產較快的是苯乙烯,其次是乙二醇、PTA和PE等;下半年剩余計劃投產的量來看,純堿、苯乙烯、PTA及PP等壓力會比較大。目前市場已經對純堿、苯乙烯和PP等化工品的投產壓力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交易,預期裝置投產兌現前后,供應上升的預期轉為現實將持續壓制以上化工品價格。
3、煤制路線利潤修復好于石油制路線
隨著原油和煤炭價格的下跌,年內化工品利潤多有不同程度的修復,其中煤化工下游產品利潤修復較為明顯,乙二醇、PP和PE等產品均從去年的深度虧損修復至盈虧平衡線附近。乙烯路線下游化工品的利潤也隨著石腦油價格的走弱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其中PE依舊是表現較好的一個品種,乙二醇依舊較差。整體看,原料跌價令化工品利潤修復后,行業成本壓力下降,開工有回升的預期;從產品效益修復的程度來看煤化工路線裝置恢復可能會好于石油制路線。
4、需求值得期待
化工品的終端產品應用在紡織服裝、房地產、農業生產及包裝行業等,與人們的衣食住行生活緊密聯系;與農產品的剛需屬性相比,化工品的剛需較弱,消費彈性較大。
5、板塊內的強弱差別
聚烯烴板塊內多配PE空配PP
聚烯烴三個上市品種的基本面均供需兩弱。今年以來由于需求修復始終較慢,導致成本傳導不暢,虧損的局面倒逼企業檢修降負增多,目前整體檢修仍然較為集中,緩解了供應端的壓力。下半年聚丙烯面臨的新裝置投產壓力仍然較大,因此將依舊是板塊內表現偏弱的品種。
聚烯烴下游需求節奏有差異。塑料需求5月進入年內低點,6月之后下游開工率會隨著需求季節性的增加而回升;聚丙烯和PVC在夏季通常處于需求淡季,尤其PVC需求端受到房地產行業景氣度和季節性需求的直接影響,中期來看需求都將處于淡季。
下游需求復蘇水平有差異。塑料下游需求較為剛性,近幾年基本上都在一個區間內上下波動,并沒有出現明顯的趨勢性的漲跌。聚丙烯和PVC下游開工則呈現的逐年下滑的態勢。供需基本面的矛盾最直接的反映在庫存水平上,塑料和聚丙烯產業鏈不存在明顯去庫壓力,一旦需求好轉,將激發補庫需求的釋放,但PVC企業庫存以及社會庫存仍然呈現為高庫存結構,壓制價格反彈的空間。
整體來看,隨著上半年價格的深度調整,基本面的利空有所消化,目前價格觸底反彈,下半年看多季節性消費好轉,價格重心上移。板塊內品種強弱有別,塑料依然適合作為多配品種。
聚酯板塊的機會還在PTA
聚酯原料中PTA上半年表現堅挺,主要受到其上游PX的支撐;乙二醇因深度虧損曾經走了一波估值修復的邏輯,但最終因原料煤炭、石腦油和乙烯等價格持續走弱,被成本拖累大幅走低。
下半年,支撐PTA的成本邏輯或有改變。目前PX-石腦油價差在450美元/噸以上,主要體現了芳烴的調油和化工需求雙雙堅挺的現狀,但芳烴調油的需求在8月份前后有轉弱的預期,芳烴向化工的回切將帶來PX供應的恢復,芳烴的高升水狀態將得到修復,PX-石腦油價差有望走弱,帶來的可能是空PTA多乙二醇的機會。從乙二醇本身來看,其供需面沒有改善的空間,隨著加工虧損的修復,裝置重啟增加,過剩成為常態,持續壓制價格在低位運行。但如果原料能夠止跌回升,意味著下行阻力的增大。綜合來看,乙二醇低位震蕩格局難以改變,聚酯板塊波動的機會可能還是在PTA。
繼續關注多玻璃空純堿的波段性機會
6月中下旬,梅雨季節影響需求,玻璃下游加工廠暫停補庫,產銷走弱;另外玻璃企業點火速度加快,玻璃價格承壓回落。目前浮法玻璃利潤較好,其中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產線利潤425元,以煤制氣為燃料的產線利潤399元,生產利潤驅動產線5-6月加快點火速度,今年以來,凈增加產能5830噸,占比約3.64%。利潤驅動,預計后續產能將進一步增加。但玻璃中下游庫存水平不高,具有補庫的空間;LPR下調釋放出積極的地產政策信號,保交樓需求仍存在一定預期。梅雨季結束后,玻璃需求旺季來臨前可能會有中下游的補庫行情。
今年在大投產的壓力下,純堿二季度趨勢性下跌,主要是行業利潤的擠壓。價格在5月下旬跌至最低1550元/噸后企穩,目前華北氨堿和華東聯堿的毛利都已經從每噸千元下跌至最低300多元/噸。整體依舊保持盈利狀態,目前純堿開工依舊處于90%的高位,在盈利狀態下,企業可能推遲裝置檢修將加劇純堿市場供應壓力。后市隨著遠興裝置的投產,純堿市場的過剩壓力將明顯上升,隨著庫存的累積,純堿利潤壓縮是后市的主要下跌驅動。
綜上所述,上半年化工品價格整體表現偏弱,主要是原料跌價及需求不振導致;整個化工板塊,煤化工表現弱于油化工;油化工中,烯烴表現弱于芳烴,以PTA表現最為堅挺。下半年看,原油和煤炭等能源價格依舊有下行的風險;苯乙烯、PP和純堿等化工品繼續面臨較大的新產能投放壓力,需求寄希望于政策提振。化工產品依舊會有分化,產能投放較大的品種可能繼續尋底,其他產能投放壓力不大的品種低位震蕩,之后隨著消費的恢復回升,因此跨品種及月間價差套利策略依舊有機會。
(文章來源:國投安信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