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面大漲的主要原因為市場傳聞新疆某大廠大規模停爐,在市場看空情緒一致的背景下,現貨供應反向消息擾動效應增強,引發空頭集中離場,帶動價格大幅反彈。截止收稿,三方消息稱,傳聞中的某大廠暫未出現大面積減產,約有5-10個礦熱爐停產檢修,產量負面影響較為有限。工業硅價打開漲停板后,盤面價格回落,收于13240元/噸。
(相關資料圖)
展望后市工業硅交易的主要邏輯:首先,供應上,西南產區豐水期復產緩慢,北方硅企復產積極性不高。5月SMM工業硅產量27.13萬噸,環比降幅6.8%,同比下降9.3%,月度開工率僅為64.37%,低硅價下,大部分產能虧損短期供應難以放量。
成本端,工業硅各產區生產水平良莠不齊。據估算,新疆高成本產能與西南豐水期成本相近,約為14300-14600元/噸左右,除新疆大廠外,其他西北區域成本則要更高。5月末現貨價格下破萬四,雖然電極、硅煤原料成本重心下移,但多數硅企面臨虧損。同時,下游貿易商觀望情緒較濃,工業硅庫存持續走高,下游有機硅、光伏等硅料價格主動下調報價,不過仍未改善讓利無市的疲弱局面。
利潤端,工業硅上下游產業鏈現貨價格加速下行,各板塊、各環節利潤不斷受到擠壓。拉長時間視角,工業硅價格處于2021年能耗雙控推漲后的長期回調中,但另一方面,其下游產業結構快速變動,正在經歷擴產之后的利潤重塑,雖然光伏、有機硅等終端消費的大方向利好,但短期需求支撐不足,利潤繼續流向更下游的環節,中上游擠壓嚴重,在產業鏈利潤持續負反饋、終端消費未見起色下,工業硅價陷入被動地位,短期弱勢局面較難打破。
具體看目前下游多晶硅與有機硅的成本與利潤:
多晶硅行業,硅料價格6月降幅直逼40%,SMM復投料主流價格68-78元/千克,跌破小廠成本線,部分二三線硅廠面臨虧損關爐,一線大廠成本約為40元/千克,利潤亦遭擠壓。三季度行業集中投產節奏預期放緩,6月產量或較難突破12萬噸,階段性供求矛盾緩解,與下游硅片計劃減產相適,多晶硅或從“被動補庫”向“主動去庫”階段過渡,預計后期降幅放緩,對工業硅價格利空傳導減弱。
圖:多晶硅成本與利潤
數據來源:百川
有機硅行業疲弱多時,行業周期性較為明顯,今年3月旺季開工重啟失敗后,開年減產保價難奏效,中間體DMC已跌至14100元/噸,利潤長期處于虧損狀態,下游需求修復緩慢,頭部企業庫存或近15萬噸,預期后市有機硅價格仍以弱穩為主。
圖:有機硅中間體成本與利潤
數據來源:百川
總體來看,工業硅下游利潤重塑,需求緩慢恢復,市場看空情緒較為一致,雖然上下游產能供應未達預期的消息越來越多,擾動增強,但下游博弈對工業硅價挺價的動能不大。短期,盤面仍預計工業硅價維持底部弱勢震蕩,繼續關注新疆開工及社庫變動。
(文章來源:國投安信期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