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上周末OPEC減產消息刷屏了朋友圈,原油周末大漲,空頭部隊瑟瑟發抖,但周一雙焦小幅高開后轉大幅下跌。首先原油與雙焦在基本面邏輯上僅間接的與能源擦到邊,油價此前的漲幅低于焦煤,比值來看距離18-19年正常年份的震蕩區間,焦煤估值仍相對較高,假設用18-19的比例計算原油從估值上給予焦煤支撐,算上焦煤合約修改,那么應該是在1000左右,所以原油的波動難以影響焦煤。
此次下跌核心原因還是來自于自身基本面,也就是供給端的修復與終端需求一般帶來的估值壓力。蒙煤基本已經超過19年正常水平,甘其毛都口岸通關車數上沖到1000車,三大口岸日均通關量已經到了15-16萬噸,換算月度能達到450萬噸,折算年度5400萬噸,加上美加俄的增量可以覆蓋澳煤的減量。近期因二季度長協問題博弈車數看似見頂,短期仍有下行可能但大戶庫存較為充裕通關也不難出現斷崖下行,目前市場已經開始流出4月長協文件,預計10號后將有一個階段性結果,蒙古國的經濟高度依賴煤炭出口,4月初扯皮結束后,甘其毛都通關車數高點仍有抬升至1400車的能力,內蒙地區煤礦產能充足,后續階段性日均高點有機會往20萬噸靠攏。
另外空頭此前炒作的澳煤雖然以四月到港數據與發運計劃來看,在焦煤上面沒有太大的量,預計兩船不到20萬噸,但澳洲動力煤的預計到港量已經恢復到19-20年的水平,月進口量170萬噸左右,折算年進口量在2000萬噸左右,對基本面原本就不健康的動力煤估值將造成一定的威脅。近幾年對于煤炭需求旺盛的印度,也在國內煤礦產量持續抬升與日耗下降的雙重夾擊下,電廠庫存出現了反彈,對于美澳的煤炭需求量同比下滑。海外需求疲軟下澳洲焦煤也與內煤差收窄,后續存超預期增量的可能。
內礦方面3月下旬產量已經恢復至事故前水平,月底受配額影響短暫下滑,產地反饋仍有增產空間,季節性來看4月產量也會是年內相對高位,產量預計超過21與22年。供給整體基本恢復,且仍有增量預期大概率趕超往年,這是雙焦下跌的核心原因。
產銷存數據中唯一偏利多的仍是庫存的絕對量,這也是多頭一直仰賴的核心,也就是只要供給或需求稍微超預期,價格向上彈性就會很大。往年即便總庫存高于今年,現貨也能出現像樣的上漲。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鐵水已經回升至相對高位了,雙焦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去庫,供給恢復的情況非常良好,但鐵水繼續上升的空間在當前的需求下非常有限了,而且目前還是旺季,淡季累庫壓力非常大。另外鋼廠今年維持低庫存策略,當前的廠內庫存水平就覺得略偏高了,而且確實能夠打壓焦炭下跌,950的總庫存在不緊缺的前提下,對于市場而言與往年1200-1400是沒有太大差距的,因為鋼廠不會主動補庫。另外投機氛圍非常差,即便表需能夠二次沖頂帶動鐵水到達250水平,只要需求不是特別超預期改變中長線預期去拉動鋼廠利潤大幅擴張再分配給雙焦,那么投機不敢大量囤貨甚至回漲會急著高位出清剩余庫存的情況下,5鐵水左右的矛盾,讓鋼廠的廠庫降至感受到壓力需要1-2個月的時間,焦企則仍有能夠去庫的空間。只要沒有超預期的需求,現貨即便到了下個旺季都難以出現像樣的回漲,價格將一路階梯式下行。
那么價格到底在哪里才有支撐呢,當然要參考當前高價的元兇動力煤,以去年的行情來看8月與12月均為配煤跌至動力煤支撐后止跌反彈,那么用動力煤作為支點折算山西中硫主焦支撐,再折算倉單的支撐大概是在1500左右,這是09當下我們向下能看到的空間,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動煤價格也難言樂觀,以市場預期動煤仍能有200-300回落空間來看,09焦煤的預期價格或在1200-1400。
總結來看供給端基本從過去兩年的困境中走出,只要終端需求平穩,沒有超預期的表現或政策驅動下游預期改善,短線亦或是下半年旺季焦炭現貨都很難出現反彈,而且即便下半年需求好轉略超預期也存在粗鋼壓減的政策風險壓制鐵水產量,陰跌會是盤面的主線。對于近月而言,以一周一輪來看,盤面強支撐或在4輪下跌附近,也就是2450,焦煤則參考焦炭。對于遠月而言短線以動煤錨定焦煤約為1500,用焦煤去錨定焦炭約在1950左右,另外需關注動煤下移程度,以目前市場對動煤預期而言,焦煤遠月底部或在1200-1400。
(文章來源:新湖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