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以來,海外風險事件疊加國內需求回落,鋼價跌幅明顯。近期隨著外圍風險擾動緩和,市場心態有所恢復,投機需求略有回升,但市場采購熱情仍受到南方降雨影響,表需回升幅度有限,鋼價躊躇不前。不過鑒于當前供需矛盾不大,且4月需求具有階段性恢復的預期,鋼價仍有支撐,后市存有反彈空間。
一、海外危機緩和,聚焦國內經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周歐美銀行業危機局勢有所緩和,市場信心略有恢復,美指企穩小幅反彈,黃金高位回落,大宗商品重新聚焦供需基本面。目前距離下次5月美聯儲議息會議還有一個多月時間,根據芝商所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預計美聯儲在下次會議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41.2%,按兵不動的概率則為58.8%。當前海外市場的擾動有所下降,國內宏觀經濟的恢復和黑色下游產業的表現顯得更為關鍵。
基建領域,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1-2月廣義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增長12.2%,狹義基建投資(不含電力)累計同比增長9%。而其中用鋼的核心領域鐵路交通方面投資增速同比保持在8%以上。資金方面,1-2月財政資金基建相關支出同比增長4%,維持一定韌性。專項債來看,截止3月29日,年內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達11989.63億元,已發行新增專項債規模占全年限額(38000億元)超31%。但發行進度較去年略有偏慢,二季度或進一步加快地方債發行節奏,進而有助于基建項目的加速推進。此外,市場反映今年基建項目的資金到位情況有所好轉,去年未完工的項目仍有一定的趕工預期。
房地產方面,從3月15日公布的1-2月房地產投資等各項數據來看,均有所好轉。但主要集中在竣工端,1-2月房屋竣工面積同比由負轉正增長8%,說明在融資松綁、紓困資金等政策的利好推動下與保交樓相關的竣工端有所回暖。不過房地產市場整體資金狀況仍然偏緊,地產“三支箭”落地目前主要集中在部分資信較好的企業。而新開工和施工面積仍呈現下降態勢,盡管降幅有明顯收窄,但想要重新轉增,仍將依賴于市場信心的全面恢復和資金面的好轉。目前來看,反映市場信心的2月房地產銷售數據環比和同比均有明顯回升,部分原因在于去年同期以及1月銷售水平偏低,后續能否延續增長態勢仍待觀察。
二、表需小幅回升,庫存降幅擴大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本周市場氛圍較上周有所好轉。五大材表觀消費由降轉增,產量再度回升。螺紋鋼表觀需求較上周增加10.78萬噸,產量回升2.17萬噸,總庫存降幅擴大至31.02萬噸。其中社庫下降20.38萬噸,廠庫降幅增加至10.64萬噸。環比上周,鋼廠庫存去化加快。熱卷方面,也由上周的產減需增轉變為產需雙增的格局。產量較上周大幅增加11.35萬噸,需求較上周回升9.66萬噸,總庫存降幅有所趨緩,較上周下降4.77萬噸,其中,社庫下降7.92萬噸,鋼廠庫存增加3.15萬噸。
整體來看,目前庫存矛盾并未凸顯,總庫存仍處于持續去化階段。終端采購市場有所分化,近期華東、華南地區受降雨影響,部分項目停工,下游采購進度放緩,但從基建項目整體資金狀況和進度來看,后續隨著天氣好轉有望加快恢復。相對而言,西北地區降庫存速度較慢,終端項目資金相對偏緊。北方地區隨著一系列穩增長政策落地,重大項目提速,新項目陸續跟進,后續對用鋼需求仍有帶動空間。因此,4月需求仍有階段性恢復的預期,但不應過分高估。
三、產量持續高位,成本仍有支撐
近期隨著部分高爐檢修結束,產量有所回升,五大材總產量較上周增加14.2萬噸,對原料端仍有帶動。鐵礦石價格近月走勢堅挺,一方面,期現基差較大,對期貨盤面有一定支撐。另一方面,鋼廠庫存持續保持低位,而鐵水生產維持高位,仍有補庫的預期。根據Mysteel數據,114家鋼廠鐵礦石庫存數據顯示,截止3月30日,鋼廠進口燒結粉總庫存2476.98萬噸,環比上期下降58.4萬噸。燒結粉總日耗114.88萬噸,增2.45萬噸。庫存消費比21.56,降0.99.鐵礦石堅挺也對成材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綜合以上,隨著海外風險擾動降低,市場重回供需基本面,當前庫存矛盾并不突出,總庫存持續處于下降階段,同時,表觀消費小幅回升,全國建材成交量較上周回暖。但由于近期南方多雨天氣影響下游備貨,且月底資金受限,市場心態較為謹慎,需求回升幅度有限。此外,近期恰逢主力合約移倉換月,價格波動有所反復。但整體來看,鋼價仍有較強支撐,4月隨著需求階段性改善,預計鋼價仍有反彈的空間。
(文章來源:中原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