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豆粕等飼料原材料價格下調影響,飼料企業紛紛發布降價公告,畜禽料降幅普遍在50-100元/噸。業內人士認為,自春節后至今,全球大豆的寬松格局使得居高不下的豆粕市場“降溫”,國內養殖企業的需求也較為疲軟,飼料價格下降。后市豆粕價格或將繼續下調。
(相關資料圖)
據業內知情人士表示,目前飼料企業采購成本下降明顯,豆粕價格跌幅較大,玉米價格也略有下調。而飼料企業的豆粕庫存多隨用隨采,目前企業一般會儲備15天左右的庫存,因此在市場競爭下飼料價格也會跟隨豆粕等現貨價格波動進行調降。
3月以來不少飼料企業先后發布了飼料降價通知。據飼料行業信息網統計,各企業飼料價格下調幅度最大的是蛙料,降價約300元/噸,畜禽料降幅普遍在50-100元/噸。
2022年以來,受南美干旱因素影響,豆粕市場價格因減產預期表現強勢,豆粕期貨主力合約在3月創下歷史高點,達4495元/噸,此后維持高位震蕩。2022年飼料企業也多次發布了漲價公告。自2022年11月后,豆粕價格逐漸“降溫”,截至2023年3月8日收盤,國內豆粕期貨主力合約價格收于3800元/噸。
據飼料行業信息網慧通數據統計,2023年春節后,即1月28日,豆粕、棉粕和菜粕價格分別較11月高點降低了約1000元/噸、770元/噸和700元/噸。節后至今一個多月的時間,粕類價格繼續走跌,豆粕、棉粕和菜粕分別下跌400元/噸、200元/噸和100元/噸。
平安期貨研究所所長李晨陽表示,豆粕現貨價格較期貨價格下降更為明顯。以廣東地區為例,豆粕現貨價格在春節后大約為4660元。截至3月7日,豆粕現貨價格降至4190左右。
李晨陽分析,今年美國大豆處于低庫存狀態,在下半年新季大豆上市之前供應偏緊。然而南美巴西大豆豐收,產量預計達到歷史新高,在1.5億噸以上。目前,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大豆主力期貨合約價格偏高,而巴西大豆又面臨大量上市,使得美國和巴西的出口升貼水出現較大差別,巴西大豆的升貼水快速下降,出口較美國更凸顯價格優勢。
“同時,美豆偏強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內豆粕價格下跌的幅度。”李晨陽說。
徽商期貨農產品高級研究員劉冰欣也指出,美國農業部(USDA)月度供需報告將于北京時間的8日晚公布,市場預期新一個月的數據或將繼續調低阿根廷大豆產量。而從國內來看,目前天氣逐漸暖和,農民加快售糧節奏,短期出現一波售糧小高峰,各產區貿易商也紛紛下調收購價,現貨下跌拖累期貨盤面表現偏弱。
就豆粕價格未來走勢,李晨陽認為,短期內豆粕價格或仍維持震蕩,后期或將震蕩下跌。考慮到目前養殖利潤不佳,且正面臨消費淡季,需求增量預期不大。
劉冰欣也表示,待5月南美定產,北美天氣不確定因素穩定后,豆粕價格或將繼續下調。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