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2月5日起,西方國家將針對俄成品油也實施限價令,以進一步限制俄能源收入。去年2022年12月5日,歐盟對俄羅斯海運出口原油實施的限價措施正式生效,七國集團與澳大利亞當日也發表聲明,同意將俄羅斯海運出口原油的價格上限定為每桶60美元。按照這一限價措施,若石油價格超過60美元的門檻,歐盟將禁止企業為俄羅斯石油提供保險、金融等相關服務。另外,每間隔兩個月,歐盟將結合市場變化趨勢,重新審查限價機制的運行情況,保證價格上限比俄羅斯石油市場的平均價格至少低5%。俄羅斯則一再強調不會向參與該計劃的國家出口石油,并多次警告歐盟,限制俄羅斯海運出口原油價格將大幅推升商品價格,對國際石油市場造成嚴重沖擊和破壞。
【資料圖】
歐盟和七國集團制定和實施限價措施,其目的在于保障全球石油供應的同時,減少俄羅斯的財政收入。如果俄羅斯對歐盟斷供,將可能對全球石油供應鏈形成重大沖擊,如果全球經濟沒有衰退,供應鏈錯亂將導致未來幾年的油氣價格維持在高位。
然而,歐盟為何敢對俄羅斯石油限價?
首先,俄羅斯是全球重要的能源供應國之一,2021年俄羅斯石油產量約為一千萬桶/日,穩居世界前三。其中,500-600萬桶/日的石油用于國內加工,其他石油產量主要用于出口。出口渠道方面,約有2/3的石油通過海上油輪運輸給其他國家,管道出口量約為150萬桶/日,占比1/3.出口流向方面,2021年約56%的俄羅斯石油出口至歐洲,約32%的石油出口至亞洲,出口至美洲的石油占比不到5%。也就是說,歐盟是俄羅斯石油的主要出口地區。可以說,俄羅斯斷油主要針對歐盟。
其次,歐盟在全球海上運輸保險服務領域的絕對地位,是其能夠對俄羅斯出口石油價格進行限制的最大底牌。當油輪在海上遇到石油泄漏等災難時,可以從國際保賠俱樂部(International Group of P&I Clubs)獲得保險,這個組織共包括13家保賠協會成員,通過互助保險的方式,為世界上95%的遠洋油輪提供保險賠付,在國際航運界占有重要地位。而這些保賠協會大多位于歐盟,都需要遵循限價政策。當俄羅斯石油價格高于上限時,這些石油運輸公司不會獲得保險,油輪船東很可能不愿意對俄羅斯出口石油進行遠洋運輸。因此,歐盟通過限制這些保險公司的船舶保險業務,才可能對俄羅斯石油進行有效限價。
再次,歐盟對斷油也進行了一些準備,除了盡可能加大油氣儲備過冬,也四處尋找新的賣家,并取得一些成效,歐盟油氣轉向的主要問題是油氣基礎設施建設。
最后,歐盟覺得可以依賴美國油氣的供應。如果對俄羅斯石油進行限價,俄羅斯大概率會中斷對歐盟的石油供應,美國油氣進入歐洲順理成章,美國將成為歐盟重要的油氣進口國之一。然而,除了美國油氣廠商會成為受益方,這樣做還會導致歐洲未來對美國的油氣依賴性將更為嚴重,美國對全球油氣供應鏈的話語權將更大。
歐盟限價政策一旦落定,將會引起國際能源市場波動,中國應當積極準備應對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限價政策將會造成國際油氣價格大幅度上漲,短期內中國面臨結構性能源風險,能源供保存在挑戰。目前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約72%,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近45%,短期內石油與天然氣需求和進口量還將持續增長,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將對中國油氣進口存在威脅。雖然目前油氣在中國能源消費中的占比不足29%,煤炭為中國充足穩定的能源供應提供了基本保障,使得全球性的能源危機對中國的影響相對可控。但是,限價政策一旦實施,全球油氣價格可能將繼續維持上漲壓力,需要對比較高的成品油價格和氣價做好應對準備。
二是限價政策將改變國際能源供需格局,可能影響中國短中期能源安全。為應對未來國際能源市場變動,需要加大油氣上游投入和加快油氣進口的多元化布局。“雙碳”目標提出后,中國一直在加快推進能源轉型步伐,以建設清潔電力為主體的新型能源系統為主要抓手。中國正處于需要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跨入高質量躍升發展的重要階段,新能源的本土特征可以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時實現低碳能源轉型,新能源產業要在保證國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發展步伐。目前能源安全已經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能源短缺是最大的不安全,新能源發展可以同時滿足能源安全和低碳發展,需要將能源安全的擔憂轉化成對清潔能源發展的動力。
三是限價政策將加速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步伐。當前,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沖擊造成的能源供需錯配尚未恢復,限價政策將惡化油氣供需現狀。在上述多重因素的交織疊加下,全球可再生能源將迎來發展機遇。隨著中國可再生能源比例的逐步提升,能源市場化機制逐漸健全,可再生能源將進一步引領能源革命主流方向,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中國有機會通過發展新能源系統站在未來產業和科技發展前沿,并最終擁有全球市場。中國應積極推動西北部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基地建設,通過發展特高壓和氫能等大運輸和大電動汽車的戰略,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低碳轉型需要兼顧能源安全,合理規劃化石能源退出,綜合考慮可再生能源發展速度和能源需求增長速度,這是“先立后破”的基本要求。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