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2月以來,甲醇呈現先漲后跌格局。上旬受宏觀面多重利好支撐,甲醇隨板塊上行,然而基本面無明顯改善,中旬甲醇主力換月至2305合約,期價從2639元/噸回落至2490元/噸附近。
國內供應端來看,煤礦日產量縮減,非電耗煤剛需采購,動力煤市場供需雙弱,煤價偏弱運行,生產端利潤修復使得煤制裝置檢修意愿已大幅減弱,國內甲醇整體裝置開工負荷率為70.28%,周環比上漲0.15個百分點;西北地區的開工負荷為83.15%,與上周持平。
新增產能方面,12月24日寧夏鯤鵬乙二醇聯產60萬噸甲醇裝置投料試車成功,順利產出甲醇,產區供應壓力突出。年內新增產能累計416萬噸,2022年仍有寧夏寶豐240萬噸、山西藺鑫20萬噸待投產,或推遲至2023年投放。
進口方面,12月進口量預計在100萬噸附近。伊朗季節性檢修,產能影響過半,目前Marjan、Kaveh、Zagros560萬噸停車,Kharg、Kimiya、Fanavaran負荷偏低,Bushehr、Koch穩定運行。
內地去庫,港口累庫。截至12月21日,甲醇生產企業庫存51.13萬噸,較月初55.14萬噸去庫4.01萬噸,但庫存水平仍處于高位,較去年同期增加25.31%。產能新增疊加節前去庫壓力,內地市場弱勢難改,報價持續走低,內蒙古市場周均價環比下跌1.40%,至2043元/噸。華東華南沿海地區總庫存65.2萬噸,較月初累庫4.3萬噸。港口庫存壓力中性偏低,國產套利窗口持續打開,月底進口船貨到港量相對集中,主港庫存穩中上行。
需求方面,MTO裝置利潤出現小幅修復,但單體裝置經濟性仍偏差,前期停車的多套外采型裝置暫未有重啟計劃,國內煤(甲醇)制烯烴裝置平均開工負荷在74.77%,外采甲醇的MTO產能平均負荷51.2%,聽聞斯爾邦、興興計劃2023年一季度重啟,后市需持續跟進裝置動態。傳統下游領域已步入淡季,終端需求無改觀下生產廠家多維持剛需采購,冰醋酸開工負荷70.58%,周環比提升0.41%;甲醛開工負荷28.76%,周環比下降0.82%;MTBE開工負荷49.60%,周環比提升1.43%。
整體來看,供應端存量產能利用率穩定,新增寧夏鯤鵬60萬噸投產,產能壓力累增,港口MTO裝置短期暫無重啟計劃,傳統下游淡季走弱,需求端難有明顯提振,供需邊際走弱,短期承壓運行。(作者單位:建信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