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0月最后一天的內外棉花期貨合約繼續向下尋底并創出新低。鄭棉期貨主力合約當日下跌405元/噸,跌幅3.14%,收于12485元/噸,盤間觸及新低點12270元/噸。美棉價格目前也在28日收盤價格的基礎之上繼續下探。總體來看,產業鏈上從供給端到需求端整個過程都處于偏弱狀態,雖然在盤面上看,特別是遠月合約已經出現明顯看出多頭進入,但是從產業鏈內部來看,尚未給出明顯的底部或者反轉信號。
目前現貨端基層和收購方對于價格的分歧較大,分歧主要在于基層對于本年度增長的生產成本和去年同期價格的比較產生了對低價的抵抗情緒,導致了基層籽棉銷售進度同比偏慢。參考新疆產地10月中旬的收購價格,手摘籽棉價格在7元左右,大幅度低于去年同期的11元以上,機采籽棉價格在5-6元,同比去年價格水平幾乎腰斬。
圖1.手摘籽棉價格變化 | 圖2.機采籽棉價格變化 |
來源:TTEB | 來源:TTEB |
當前,由于下游需求不足,導致產業鏈內部價值流動緩慢,各個環節都有較高的去庫存需求。無論是紡企還是織企,都保持著原料低庫存、開工率低位、產品庫存高位的狀態。產業紡企棉花庫存持續保持低位,同時維持較低水平的開工率,紗線庫存保持歷史高位已經連續7個月之久;織企紗線庫存維持低位,開工率不高,坯布庫存也連續9個月同比增加。需求端持續保持弱勢,季節性旺季驅動不足,產業內部主動去庫存是必然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當中,產業鏈現貨價格將會被持續壓制,直到產業利潤恢復到正常水平。
因此,總體來看,雖然就單純從盤面來看,價格底部已經逐漸接近,但是根據產業內部分析的情況來看,棉花價格的底部仍然要進一步構筑和確認。在之后的行情表現中,應當重點關注產業內庫存去化的速度和程度,同時注意需求端整體氣氛的好轉跡象。
(文章來源:國海良時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