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據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全國已收獲秋糧5億畝,完成38.6%,多個主產區秋糧增產趨勢明顯。
豐收時節,在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田里,玉米果穗飽滿,大豆結實豐盈。
“前兩天,專家對復合種植田進行了實地測產,玉米畝產不低于1300斤,大豆畝產不低于200斤。”種糧大戶洪建濤望著自家的秋糧作物給自己算了筆賬,按照現在的糧價,玉米每斤1.3元,大豆每斤3元,每畝地毛收益在2300元左右,比單純種植玉米收益更高。
“再過一周將開始大面積收割,玉米適當晚收能讓每畝地增產50斤。”洪建濤對今年收成信心滿滿。“結合今年夏糧實收產量,總的算下來,又將是一個豐收年。”
數據顯示,截至10月3日,河南省秋作物已收獲9455萬畝。其中糧食作物5907萬畝,玉米4656萬畝;水稻759萬畝;大豆326萬畝。
好收成的背后是人努力的結果。在今年秋糧生產關鍵時期,農業農村部通過制定印發南方水稻抗高溫熱害、玉米抗高溫干旱等6個技術指導意見,派出25個包省包片聯系指導工作組、10個專家指導組和12個科技小分隊,動員基層農技人員扎根一線指導服務,為奪取秋糧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前,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已組織大量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確保秋糧作物順利歸倉,并開啟新一輪種植。”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已騰茬面積7434萬畝,整地2505萬畝。
眼下,隨著各秋糧主產區陸續進入集中收獲期,大面積收獲全面展開。“今年東北、黃淮海、西北主產區秋糧長勢普遍較好,玉米、水稻、大豆單產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秋糧有望獲得好收成。”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農情處處長朱娟說。
(文章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