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福了,好吃又好看的“黃玫瑰”白菜將端上全國市民的餐桌! 8月11日,教育部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在南京召開“百財玫瑰助力鄉村振興”農場主之家論壇。記者采訪獲悉,這款頗受歡迎的由南京農業大學教授侯喜林培育的“黃玫瑰”白菜已被列入 2022 至 2023 年度江蘇省種植業主推品種之一,預計今年將在全省種植1萬畝。
侯喜林告訴記者,“黃玫瑰白菜”的維生素C含量遠高于其他品種,可耐零下9.6℃的低溫,冬季是農閑田,種植“黃玫瑰白菜”便可利用冬季再增加一季收入。“像我們每畝地的產量能在6000斤以上,按照每一斤菜增加兩塊錢收入的話,那就是12000元。”
據悉,在栽培過程中,研究團隊為保證白菜健康成長,采取一系列綠色防控措施,比如,不施用農藥和化肥,確保產品質量。一系列衍生品也在侯喜林教授的指導下緊鑼密鼓地進行研發: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汁;純天然、有營養的補水面膜;保鮮久、營養高的凍干蔬菜……
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顧魯同告訴記者,“黃玫瑰白菜”的價格比普通的白菜價格貴4 塊錢左右。
“從前兩年銷售的情況來看,雖然說價格偏向中高端,但一直是供不應求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有條件追求高品質的農產品。” 南京百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懷立正跟記者說,去年公司種植了兩千多畝的“黃玫瑰”白菜,在市場上供不應求。論壇現場,公司與黃玫瑰白菜開發項目負責人、農場主、銷售單位分別進行了簽約。
懷立正表示,今年將在全省種植大約1萬畝的“黃玫瑰”白菜,進入規模種植階段,“希望通過我們把‘黃玫瑰白菜’迅速地推向江蘇乃至全國,等到明年的3月份,相信會有更多人能吃上咱們高顏值、高營養的‘黃玫瑰’白菜。”
南京農業大學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吳群在論壇上指出,要進一步深化校地企合作,以龍頭企業和家庭農場為骨干,探索“訂單式”農業發展新模式,搭建“小農戶”與“大市場”對接的橋梁和紐帶,激發產業發展持久內生動力;要打造特色農業品牌,探索建立政府、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四方聯動”的農產品品牌開發運行模式,培育一批“蘇”字頭優勢和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引領高價值特色農產品發展。(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