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浙江省東陽市人民法院圍繞“企業發展需要什么,司法服務就供給什么”理念,打出堅持黨建引領、深化改革創新、聚力數字賦能三套“組合拳”,奏響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最強音”,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堅持黨建引領
“有了法官一起參與,當事人對我們的工作能力更加信服,調解過程更順利、結果更稱心。”近日,在成功調解一起涉企買賣合同糾紛后,東陽商會共享法庭庭務主任呂正仁說。
東陽法院把黨建引領作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紅色引擎”,于今年創新打造了“獬豸護商”黨建工作品牌。東陽商會共享法庭的成立,正是東陽法院以抓黨建引領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生動寫照。
據了解,全國各地在冊的“東陽商會”有38家,成員涵蓋1500多家企業。為充分發揮“商人糾紛商會解”“行業糾紛行業解”和共享法庭的疊加效應,東陽法院先后成立了共享法庭(建筑業調委會服務站)、商事共享法庭(花園紅木家具市場服務站)、商會共享法庭(昆明市東陽商會服務站),各配備專業指導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庭務主任1名,為企業及其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當好“娘家人”。
同時,東陽法院依托商會和行業協會力量延伸共享法庭服務,指導企業依法依規經營、合理有效維權,并積極推動制定行業標準;引導各商會參與涉企糾紛化解,擴大多元解紛隊伍,組成涵蓋商會會長、企業家代表、人民調解員、專業律師的特邀調解團,有效提升調解質效。
深化改革創新
為盡可能降低訴訟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東陽法院與金融機構聯合推出“訴訟保”業務,并建立《免保企業名錄》,名單內企業可在一定額度內免于訴訟保全。“以前只要有訴訟案子,公司賬戶就會被法院凍結,所以我一聽說法院和銀行聯合推出了‘訴訟保’業務,就立即過來申請。”東陽某建筑公司負責人說。
“銀行為企業提供預先擔保,法院據此暫緩采取保全,可使被申請企業免受訴訟保全的困擾,申請人也能獲得足額保障。”東陽法院民二庭負責人顧悅婷說,這也是東陽法院協同構建完善“輸氧玻璃罩”機制的一項舉措,通過引入銀行保函,協調申請人對企業保全按下“暫停鍵”,切實為企業“減負松綁”“輸血送氧”。
東陽法院還用好新時代“楓橋經驗”這一法寶,通過專班化辦理和“執行一件事”綜合改革,構建起“專職調解員+審判員”的“調審一體化”模式,將查封房產、車輛、股權等“多件事”合并為“一件事”,以流程節點的規范、工作效率的提升,不斷滿足市場主體對公正與效率的深切期盼。
通過專班化辦理和執行“一件事”改革,東陽法院累計將250件商業糾紛調解在訴前,調解成功率46.2%;解決商業糾紛平均用時大幅縮短,其中訴訟案件辦理效率較去年同期提升近40%。
聚力數字賦能
東陽法院堅持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積極推進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科技在司法領域的深度應用。
“今年年底前,我們公司肯定能把欠款還清。”“如果被告能按期付款,利息就免了。”……近日,東陽法院民二庭法官蔣倩在線指導訴調委調解員通過“移動微法院”調解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調解員當場制作并在線上傳調解協議。20分鐘后,雙方當事人就通過“移動微法院”簽收了法院出具的司法確認書。
今年7月,東陽法院新打造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智能單元平臺投入運行,通過智能檢索、政策服務、在線體檢、合規整改四大功能設計,助力企業提升風險防范能力和依法合規經營管理水平。
“我們始終把‘讓企業有感’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實做細送法入企、為企紓困、審判執行等各項工作,真正讓法治成為最好的營商環境,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有效的司法服務和保障。”東陽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法治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組長賀利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