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翟小功 通訊員 何靜 夏國華
為進一步做實公益訴訟案件生態修復“后半篇文章”,海南省檢察院第一分院持續跟進海南省首例“檢察公益+助力企業合規審查+林業碳匯+助推鄉村振興”生態破壞民事公益訴訟一案,推動生態司法修復工作落地落細。
8月18日,在省檢察院第一分院積極推動下,省林業廳聯合臨高縣林業局正式啟動紅樹林“生態司法修復+林業碳匯”項目,投入約38萬元在臨高縣博厚鎮金牌灣種植23.5畝紅樹林,打造海南首個司法案件碳匯認購生態修復基地,該基地將涉案當事人認購的林業碳匯定向用于植綠復綠、生態環境修復,并實現林業生態價值轉換,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工作,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為確保生態司法修復基地建設落實處、見實效,省檢察院第一分院聯合海南省林業廳、臨高縣林業局對生態修復基地進行實地勘察,利用無人機拍攝固定生態司法修復項目用地的四至范圍,了解基地后續監管以及碳排放量的相關情況,持續跟進。
其間,省檢察院第一分院與省林業廳、臨高縣林業局就進一步健全完善生態司法修復林業碳匯交易機制召開座談會,進行深入交流、意見交換。會上,省檢察院第一分院提出了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制定出臺關于海南林業碳匯開發、交易管理及資金使用監管等相關配套制度,針對司法機關辦理的適用認購林業碳匯案件設置專門司法賬戶,專款專用等規范化意見建議。
下一步,省檢察院第一分院將秉持“雙贏多贏共贏”的理念,持續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作用,強化司法案件生態修復情況“回頭看”,常態化開展跟蹤監督,推動與相關部門形成碳匯交易司法修復合力,共同守護海南自貿港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