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
(資料圖)
入伍16年,第71集團軍某旅“濟南英雄連”連長孫金龍一路都在拼,和自己拼,和對手拼,和紀錄拼。他始終把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作為使命責任,向戰沖鋒、極限突擊。
在孫金龍看來,“隨時準備打仗”絕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周密可行的方案、形成記憶的行動、極端條件的應對。
“要始終把戰備當作頭等大事來抓?!睂O金龍說,在他的帶領下,連隊戰備方案隨變隨修,儲備的戰備物資隨用隨補,關鍵崗位隨缺隨替。官兵對自己的槍號、定位、攜行物資爛熟于心,對指揮通聯手段、戰備行動流程、特情處置要點了如指掌。
有過射擊經驗的人都知道,由于槍支跳動和瞄準造成的眼部疲勞,每射出一發子彈,射手通常會下意識地眼向下看后才再次瞄準,這種現象被稱為“視力回收”。孫金龍為了克服這一生理現象,頂著風迎著太陽在10米外的桌子上放指甲蓋大小的石子,最終練成緊盯目標3分鐘不眨眼、頂著大風迎著強光不流淚的絕技,成為“金牌槍王”。
“只有平時主動置身復雜多變的困局、危局中練謀略、練應變,才能在未來戰場上得心應手,無往不勝?!边@是孫金龍一直對連隊官兵講的話。
2019年,旅里組織特種射擊集訓,孫金龍擔任總教頭。他給所有隊員提出極為苛刻的要求:3分鐘步槍精度射擊30秒內必須打完;步槍快速射擊,規定10秒打完5發子彈,他要求8秒內必須完成;步槍急停速射,要求全副武裝沖刺30米打出3發子彈,他規定必須打5發。
不少參訓隊員對這個標準表示質疑,孫金龍說:“戰場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間,比敵晚半秒,戰場上就有可能丟命?!?/p>
2019年年底的一場體系演習中,從偵察專業轉崗至裝步專業的孫金龍雖然對裝步專業指揮有一定基礎,但由于與其他連隊配合不默契,以及對工兵、修理、通信等配屬兵種力量運用不合理,最終戰斗任務沒有順利完成。
“合成營不是形式架子,現代戰爭不是個人比武,光靠單打獨斗可不行,合心合力才能打出戰斗力。”復盤會上,營長呼翰威說。
為提升在合成體系內的戰術素養,孫金龍一有空就到友鄰連隊學習相關專業知識,還拜坦克、火力、支援保障連長為師,向他們請教裝備性能、戰術戰法,逐漸從合成營里的“門外漢”變成戰術大拿。
2021年年底,孫金龍再次帶領連隊參加體系演習。連隊在他的帶領下順利融入合成體系,完成進攻戰斗任務,奪控高地陣地。但新的挑戰隨之而來,上級命令“濟南英雄連”作為先鋒連,由陣地進攻轉入城鎮要點奪控。由于人員編組、火力運用不當,他們再次損兵折將。
這次演習,讓孫金龍深刻領會到現代化新型陸軍的轉型意義和職責使命。為提升連隊在不同地理環境條件下的作戰能力,他先后找來幾十份城鎮作戰戰例,研究奪控街區戰術戰法,以及如何讓步戰車、火炮在樓房街區發揮火力優勢;帶領官兵展開攀登、索降訓練和依托槍背帶射擊、多孔射擊等多種貼近實戰的射擊課目訓練。
去年9月,一批新型步戰車正式列裝“濟南英雄連”。很快,孫金龍接到上級命令,帶領連隊擔負裝甲步兵連城鎮攻關戰法研練任務。
新裝備的研練使用并非一帆風順。就在兩個月前,該旅組織新型步戰車實彈射擊考核,孫金龍連隊的一臺步戰車竟然全部脫靶,讓在場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孫金龍也很納悶。他跟隨射手謝朕一同上車,經過觀察發現,新裝備自動化程度高,可以自行測算距離、解算諸元,但需要先選擇彈種確定計算參數,而射手卻忽略了這一重要步驟,導致計算參數與彈種不匹配,最終炮彈脫靶。
復盤會上,孫金龍向營長建議暫停實彈射擊,組織官兵再次展開新裝備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攻關研練,將新老裝備技術性能、操作模式、維護保養等進行對比,匯編形成新裝備使用注意事項手冊,供官兵學習研究。
這些年,隨著陸軍換羽新飛進入合成時代,面對裝備迭代、改革重塑,孫金龍推動連隊向轉型要戰斗力、向創新要戰斗力;面對科技賦能、信息聚優的轉型浪潮,孫金龍向“科技+”“信息+”“智能+”要戰斗力。
最近,孫金龍帶領連隊官兵充分發揮新型步戰車戰場機動性好、火力突擊能力猛、裝甲防護能力強等優勢,運用新配發的小型無人機、無人偵察車研練成果,率先展開新戰法訓法的研練攻關。前不久的一次對抗演練中,孫金龍大膽創新的“蜂群”戰術取得奇效,他抓住“敵”電磁干擾弱化的時機,帶領連隊配合多架無人偵察機展開突襲,為戰斗勝利立下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