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潔 通訊員 紀穎波 鄭宇
按照水利部等國家五部門聯合部署的工作要求,北京市水務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城市管理委、市高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七部門日前制定《北京市河湖安全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北京市水務綜合執法總隊組織所屬16支分隊,結合各自轄區實際啟動專項執法行動,對防洪安全、水生態水環境保護、水資源和地下水管理、重點水利工程安全運行四大領域違法行為展開重點查處。
專項行動啟動當晚就有市民舉報稱,涼水河舊宮橋下游右岸疑似有污水直排入河。北京市水務綜合執法總隊立即核實情況,發現涼水河舊宮橋下游右岸5米處雨水口有大量類似泥漿的水體排入河道,經現場采集水樣,測算排污流量固定證據后,執法人員沿管線逐井溯源摸排,初步認定入河污水是周邊某工程施工工地排放。水質檢測結果顯示排水多項指標嚴重超標,對河湖生態環境影響很大。隨后,執法人員會同工地負責人現場查閱了該項目的地勘報告、施工降水方案、安全應急預案等材料,詳細查看工地日常排水方式及污水走向,在該工地的污水井、雨水井、沉淀池進行了二次采樣檢測比對,最終確定入河污水確為該工地排放。
該施工企業的排污行為違反了《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和《北京市排水和再生水管理辦法》的規定,屬于涉水違法行為。當事人對違法事實的認定無異議,執法人員當日送達了《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依據《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規定》,該施工企業還需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
據了解,這是北京市河湖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啟動以來,市水務綜合執法總隊查處的第一起影響河湖生態環境安全的違法案件。截至目前,執法總隊已累計開展專項執法檢查542次,多部門聯合執法29次,出動執法人員1197人次,累計查處防洪清障、河湖垃圾、違法建設等河湖保護案件38起。
“本次河湖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將持續到今年11月底,水務與生態環境、城市管理、法院、檢察院、公安等部門將開展聯合執法保護,建立健全多方聯動、公檢法協同的長效機制,梳理聯合辦案流程,協調案件線索移送、案件查處和信息共享工作,健全生態損害賠償、公益訴訟、行刑銜接等工作機制,曝光關系市民利益的典型案例,形成社會共治、齊抓共管的輿論氛圍。”執法總隊副總隊長員明達介紹說,下一步,執法總隊將持續錨定“河湖秩序明顯好轉、首都水安全持續改善、協作機制更加順暢”三大目標,堅持問題導向,依托河湖長制工作平臺,強化水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形成執法聯動合力,針對問題線索和執法案件臺賬,逐一銷號清倉,推動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涉水突出問題,共同保護首都河湖和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