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天,社區干部和居民們為我答疑解惑,讓我打消了疑慮,我對評議結果心服口服,會盡快到小區物業服務中心繳納物業費。”社區居民陳某說。
近日,浙江省諸暨市浣東街道東盛社區舉行了一場信訪評議會,江南華庭小區居民陳某反映物業費過高不肯繳納,社區為此召集小區居民代表來評理,經過現場居民舉手表決,一致認為陳某應當按約定繳納物業費。
信訪評議是東盛社區在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過程中為化解矛盾糾紛而推出的一項創新工作。由社區退休干部、居民代表等組建評議隊15人,對群眾信訪訴求進行合法化、合理性評議,根據群眾的信訪訴求,讓評議小組評評理。“針對有理訴求予以支持,針對無理訴求予以勸導,最終通過信訪評議化解糾紛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截至目前,東盛社區已召開評議會12次,化解矛盾糾紛13起。”浣東街道東盛社區黨總支書記王杜方說。
與此同時,東盛社區還創新設立“1+N”聯動機制,為社區、公安、行政執法、市場監管、消防等單位搭建協同執法的互動平臺,破解社區治理難題。
“小區里養狗,就要按照相應的標準規范,你這樣的不文明養狗行為如果再次出現,我們將會予以處罰。”近日,東盛執法聯盟的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過程中發現了這一不文明養狗行為,立即對業主進行了勸糾。每周社區都會召開執法聯盟社區治理會議,對于社區中一些普遍性的問題、突出棘手的矛盾進行討論解決,厘清部門權責、破除部門壁壘,更精準到位地解決問題、化解矛盾。“通過這種‘日巡查、周報到、月匯總、年總結’的制度,能夠有效地發揮各職能部門優勢,凝聚形成合力,實現共建共管共治,切實為社區解決堵點難點問題。”浣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陳飛說道。
據了解,為推動“楓橋經驗”從鄉村治理向城市社區治理延伸,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東盛社區緊緊圍繞“打造‘楓橋經驗’城市治理先鋒社區”這一目標,構建便民化社區服務體系和多元化矛盾化解體系。其中,便民化社區服務體系包含黨群服務中心、志愿者之家、共享食堂、幸福學員、社會組織服務、黨員之家、三方協作、娛樂健身等8項舉措,多元化矛盾化解體系包含和合議事會、東盛治理聯盟、政務110、信訪評議、金鑰匙調解、共享法庭、網格化管理、社區智慧大腦等8項舉措,“8+8”舉措讓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浣東街道黨工委書記鐘亦飛表示,接下來,街道將進一步創新工作方法,持續推進數字化改革,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同時,以點帶面,讓街道其余4個城市社區充分汲取東盛經驗,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