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平妮 見習記者 張小軍
7月28日,記者跟隨中宣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山東主題采訪團來到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董集鎮楊廟社區。
近年來,楊廟社區以山東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和全省基層治理實驗點為契機,聚焦群眾生活全鏈條需求,引入全場景管理理念,集成改革社區服務供給模式,把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
“我們打破11個原始村莊壁壘,將小區82棟樓劃分為6個基礎網格,規范提升‘全科網格’建設,優化網格長配備和管理區域,構建起社區黨委書記為總網格長,村黨組織書記為網格長,專職網格員、物業管理員、‘兩代表一委員’組成的‘一格三員’為網格團隊,樓棟長為網格協管員的四級網格體系。”董集鎮副鎮長、楊廟社區黨委書記張麥榮介紹道,以網格為單位開展日常管理服務,配套巡訪走訪、排查報送、督查評價、考核表彰工作機制,實現“黨建進網、服務進戶”,變“單村治理”為“區域治理”。
據介紹,目前“全科警長”已進駐楊廟社區,實現治安、戶政等審批服務“一人辦”,賦予民警小案偵防(現場勘驗)、治安要素管控、矛盾糾紛化解等七大職能,能有效服務到每名社區居民,拉近與群眾距離,讓反映訴求、辦理業務從“找警種”變為了“找警察”。
據記者了解,在硬件建設上楊廟社區還加快數字鄉村建設,實現“數字管家”覆蓋。搭建“幸福家園智慧治理”應用場景,建成集“網格、矛調、警務、律師、司法”于一體的智慧治理中心,通過數字化手段,打破了11個原始村莊界限,實現了”一屏觀社區、一屏管社區”。
楊廟社區做優居住環境最美風景,做精“幸福鄰里”善治場景,以融合共治“安民心”,讓“幸福家園”的定義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