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徐偉倫 7月6日,作為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重要組成部分的知識產權與數字經濟發展分論壇在京舉行。《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為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提供司法保障工作規劃(2023-2025)》在論壇上發布,從信創、數據交易、互聯網3.0及數字時代新應用場景四個方面分領域細化了相關對接舉措,并結合現有知識產權保護的制度優勢,從實體、程序、糾紛解決機制等方面優化了保障舉措,為未來北京市數字經濟司法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
《工作規劃》指出,要完善集成電路、關鍵軟件、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核心技術的保護路徑,充分發揮現有計算機軟件、商業秘密及專利等不同保護制度的優勢,形成與核心技術領域保護需求相契合的保護制度。
在為信創應用新場景提供法律支持方面,《工作規劃》指出,在自動駕駛領域,要依法妥善處理相關案件,進一步明確保險制度在該領域的適用規則;在數字健康領域,要充分關注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與醫療健康結合下引發的新情況、新問題,通過主動參與規則制定、積極研判法律關系等,進一步推動和規范數字健康行業的有序開展。
論壇期間,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院長劉雙玉以“迎接數字挑戰 加強能動司法 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進行了主旨演講,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院長邵明艷介紹了該院審理涉網絡平臺數據競爭案件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