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我是一名禁毒司法工作者,我的愿望就是天下無毒、社會安寧。”這句話,道出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三級高級法官張勝仙堅守禁毒崗位8年的初心。
自2016年從事刑事審判工作以來,張勝仙先后承辦及參與審理毒品犯罪案件數百件,案涉毒品總計數百公斤,審結多宗重大、疑難、復雜和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毒品犯罪案件,無一錯案,2023年6月獲評重慶市第三屆“最美禁毒人”。張勝仙以對黨忠誠的政治本色和破“冰”肅毒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禁毒司法工作者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禁毒人的無悔人生。
【資料圖】
巾幗不讓須眉
外表看似柔弱的張勝仙,面對紛繁復雜的毒品案件時果敢剛毅,用最堅定的聲音、最堅決的行動駁斥罪惡。有“拼命三娘”之稱的她也是從禁毒新兵一步步走來。
“家破人未亡”是法官在描述吸毒者家庭時常提及的詞匯。最初張勝仙還不太能理解其中的含義,直到她接觸了大量吸毒者及其家屬,看到“癮君子”以親情、愛情、友情為借口,一次次重蹈覆轍,一步步走進犯罪的深淵,看到太多家庭的支離破碎,太多家屬無助的眼淚和期盼的眼神。那一刻,張勝仙明白了刑事法官所做的就是將失控的人性拉回正常軌道,讓因毒瘋狂的人不再繼續作惡。
2016年,初任刑事審判法官的張勝仙承辦了曹某等人運輸毒品一案。該案被告人眾多,多筆犯罪事實交叉,且部分被告人不認罪,辯護人提出多個辯護意見。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張勝仙連續加班60多天,在海量證據中抽絲剝繭,一遍遍查閱卷宗、證據,將百余卷案件材料爛熟于心,審慎對待辯護人的每個辯護意見,提出爭議點,數十次與合議庭成員集體討論,查閱大量法律法規、案例,僅庭前閱卷就用了整整一個月,制作了長達幾百頁的閱卷筆錄。
開庭前,曹某等人見主審法官是個年輕的女性,態度極其猖狂。端坐主審法官席的張勝仙絲毫不受影響,她表情嚴肅、眼神凌厲、音調鏗鏘,幾個回合下來,刑事被告人再不敢直視主審法官的目光。整個庭審歷時8天,每天10小時開庭時長,最終合議庭認定曹某等人運輸毒品罪成立,判決書近兩百頁。
“辦理毒品犯罪案件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往往是其他普通刑事案件的數倍,只要能把毒販子送進監獄,筑牢堅實的防毒堡壘,這一切都值得。”從事刑事審判工作以來,張勝仙一直奮戰在審判一線,依法審理多起毒品大案,有力打擊了涉毒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樹立鐵案意識
在毒品犯罪案件中,法院是最后一關,法官的責任格外重大。
“公訴機關的指控不屬實,銀行卡不是我在使用,收到的錢我不知情也與我無關。”在一起販賣毒品案件庭審中,面對檢察機關的指控,李某對自己的犯罪事實矢口否認。
張勝仙一頭扎進案卷材料中,針對發現的細節條分縷析、排除疑點,在庭審前整理出一份長達10頁的詳實庭審提綱,針對證據鏈中存在的疑點和矛盾點各個擊破。“我認罪。”在強有力的證據和嚴密的邏輯推理面前,李某承認了自己的罪行,服從判決,未提出上訴。
毒品犯罪案件存在證據繁雜、被告人供述反復矛盾、重大案件零口供多等特點。為了提高毒品案件辦理質量,張勝仙堅持“辦鐵案”,開庭前加強相關案例的收集、對比,認真審查案卷材料,詳細審查在案證據;庭審中組織控辯雙方充分舉證、質證和辯論,耐心聽取控辯雙方的意見;庭審后深入分析毒品犯罪的新特點、新動向,力求將每個案件研究透徹,嚴格貫徹證據裁判原則,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保證案件定得準、判得服。為了不斷提升自己對相關刑事政策的理解,她還與專家學者保持溝通聯系,針對審判實踐中發現的難點問題,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及時形成調研成果,實現審研互促。
“刑事法官從事的是一項審罪之有無、判刑之輕重、決人之生死的工作,一定要堅持證據裁判原則,讓辦理的案件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每當接到大案要案,尤其是大型毒品犯罪案件時,張勝仙都會反復叮囑身旁的法官助理。
守護天下無毒夢
“同學們,在以后生活中一定要時刻防范,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結交不良朋友,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健康成長……”在一次校園宣講會上,張勝仙語重心長地勸導孩子們。
抓好審判工作的同時,張勝仙一直在守護著心中的“天下無毒夢”。多年來,她帶領審判團隊進機關、社區、學校講解毒品危害,營造濃厚的禁毒法治宣傳氛圍,增強群眾識毒、防毒、拒毒的意識和能力。
張勝仙注重堅持判后跟蹤幫教,與司法行政部門相互配合,尤其注重對未成年犯罪人的幫助教育,督促其遠離不良群體,真正約束自身,早日融入社會。針對審判工作中發現的治安隱患和社會管理漏洞,她及時向有關職能部門提出加強物流寄遞行業禁毒管理、嚴厲打擊餐飲娛樂場所涉毒違法犯罪等司法建議,為毒品犯罪社會綜合治理貢獻力量。
禁毒是一場只能贏不能輸的人民戰爭。在8年禁毒之路上,張勝仙的腳步從未停歇。從禁毒新兵到行家里手,張勝仙始終告誡自己,要踏實做好每件事,用情搭建法院和群眾之間的“連心橋”,用力筑牢毒品和百姓之間的“防毒墻”,用心走好禁毒路,踐行“司法為民”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