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理的難點在基層,活力也在基層。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打造多元調解模式,將工作重心從事后處理轉向事前排查,努力做到矛盾糾紛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理得好。
(資料圖片)
“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就是我們的行動所向。”近日,哈密市委副秘書長、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田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市將繼續整合調解資源,繪就基層治理“同心圓”。
矛盾糾紛就地化解
2020年,獲得“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榮譽稱號的哈密市伊州區二堡鄉三村村民王斌乾成立“王斌乾個人調解工作室”,致力化解村民矛盾糾紛,培養群眾滿意的人民調解員。該調解室自成立以來,共受理矛盾糾紛513件,調解成功510件。
目前,伊州區掛牌成立9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調解工作室,每個工作室在調解文書制作、矛盾糾紛臺賬建立、檔案管理等方面都有統一的標準,群眾有糾紛,首選人民調解員。
為讓人民調解更有溫度,近年來,哈密市還組建由專業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詢師、群眾代表、社區工作者等社會力量參與的“說理工作室”,逐步形成提前問事、群眾說事、及時辦事、集中議事、事后查實“五步工作法”。截至目前,哈密市近千名“說理工作室”人員解決居民矛盾糾紛210件,接待群眾6000余人。
增強訴前協商效果
今年以來,哈密市兩級法院組織法官主動下訪,著力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讓群眾真切地感受到司法的力度、速度和溫度。
前不久,哈密鐵路運輸法院法官工作站調解一起長達10年的熱力糾紛案件。2013年,王某等人所在的小區啟動暖氣管道分戶改造工程,工程完成后,王某等人認為,采暖費不應包括樓道及無供暖設施的陽臺。由于多次與熱力公司協商未果,王某等人將熱力公司訴至哈密鐵路運輸法院。該院法官工作站法官翻閱大量相關材料,組織雙方當事人開展調解。最終,王某等人與熱力公司就采暖費交費面積和扣減時段達成一致。
近年來,哈密市兩級法院設立的法官工作站受理各類糾紛754件,全部以調解方式結案。
去年以來,哈密市兩級法院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組織首批74名法官深入網格,采取召開懇談會、巡回審判、送法治課等方式,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需求,以精細化司法服務解決百姓“急難愁盼”。截至目前,法官共走訪群眾480戶,化解糾紛200余件。
賦能基層社會治理
去年以來,哈密市最大限度延伸矛盾隱患排查觸角,在伊州區回城鄉、二堡鎮、淖毛湖鎮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服務中心,暢通群眾反映訴求渠道,做到“一扇門受理、‘一站式’服務、一攬子調處、一條龍化解”。
2022年,伊州區七一路社區“法治超市”開業,超市內設置了法律講堂、律師接待、法律服務、矛盾糾紛調解等“專柜”,由專職法官、公證員、人民調解員、律師擔任“服務員”,零距離提供法律咨詢,普及法律常識,受到居民好評。
宋某某一行7人在伊州區城北街道躍進村東區某建筑工地打工,因遲遲未拿到工錢,他們與包工頭產生糾紛。哈密市司法局駐躍進村“訪惠聚”工作隊得知后,聯合基層網格力量,向包工頭解釋拖欠農民工工資應負的法律責任,最終促使包工頭履行了還款義務。
今年以來,哈密市兩級法院引導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截至目前,哈密市兩級法院受理案件3621件,調解成功3088件,司法確認127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