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晨熙
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即將開始,一些不法分子通過散布虛假信息、販賣制造焦慮,針對志愿填報、招生錄取等環節實施詐騙。近日,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通過官方渠道查詢、咨詢有關信息,謹防上當受騙。
近年來,一些社會機構和個人通過網絡平臺發布有關涉考涉招信息,有的甚至通過假冒、仿冒高校和招生考試機構官方網站、公眾賬號編造散布虛假信息,實施詐騙。
對此,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深入實施2023高考護航行動,開展“點亮權威考試招生機構官網標識”專項行動,已協調有關互聯網平臺對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和高校的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進行權威標識,便于廣大考生和家長識別,獲取正規的招生政策和服務信息。
近年來,每當高考成績發布后,一些社會培訓機構或個人通過包裝打造“專家名師”,誘導考生及家長購買高價志愿填報咨詢服務,還有的通過“內部指標”“降分補錄”等說法實施詐騙。
教育部提醒,有關部門從未發放過“高考志愿規劃師”這類職業資格證書,所謂“專家名師”等大多是臨時招募的社會人員,按照機構提供的“臺詞”給考生和家長輔導。高校招生也不存在所謂“內部指標”,正規招生錄取不會產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證金、錄取費、指標費的,一律不能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