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防范化解涉企糾紛矛盾,減輕企業訴累,降低萬人成訟率,沁陽市整合各涉企糾紛調解平臺,按照糾紛類型、地域分布繪制空間地圖,精準配備調解資源,成立企業調解委員會及涉企糾紛調解人才庫,充分發揮ADR(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作用,筑牢涉企糾紛化解三道防線,促進涉企糾紛解決。
整合化解渠徑,精準分析研判
(資料圖片)
通過整合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各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行業調解委員會、訴前調解、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服務企業工作站等平臺涉企糾紛數據,按照糾紛類型、糾紛地域分布繪制空間地圖。2021年,各平臺共排查發現涉企糾紛2112起,主要分布在城區四街道、西萬鎮、西向鎮,占比達64.9%、10.3%、7.0%;糾紛類型主要為合同類糾紛,占比達67.7%,其中又以借款類合同糾紛、買賣類合同糾紛最多,占比分別為26.1%、15.3%。
健全調解隊伍,形成多元化解網絡
在原有涉企糾紛調解平臺基礎上,對糾紛分布的主要區域及領域,精準配置調解資源,擴充兩只調解隊伍。
一是針對涉企糾紛主要分布在城區四街道、西萬鎮、西向鎮情況,在城區及產業集聚區(輻射西萬鎮、西向鎮、紫陵鎮)等企業較多區域成立兩個企業糾紛調委會,為企業糾紛解決增加新路徑。
二是針對涉企糾紛類型主要為合同類糾紛情況,成立合同類糾紛調解人才庫,由擅長合同類糾紛調解員、律師及心理咨詢師組成,在原有調解員調解遇到困難時,給予相應咨詢建議,必要時形成合力,共同調解?,F合同類糾紛調解人才庫共20人,其中調解員15名,律師3名,心理咨詢師2名。
2022年,通過優化資源配置,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2.1%,較21年提升11.4%。
筑牢三道防線,逐級化解涉企糾紛
充分發揮非訴訟糾紛解決(ADR)作用,筑牢三道防線,建立涉企糾紛化解機制。
一是筑牢聯系企業防線,形成多元化解合力。拓展人大代表、助企干部、基層治理網格員等多方參與矛盾糾紛化解的途徑,利用各方資源和獨特優勢,積極主動參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F已形成169名助企干部聯系全市規上企業,各鄉鎮(街道)人大代表聯系轄區中小微企業,鄉村基層治理網格員聯系村內企業的補充調解格局,將糾紛解決在企業內。
二是筑牢人民調解防線,將糾紛解決在鄉鎮。充分發揮各鄉鎮(街道)人民調委會職能作用,加強調解員涉企糾紛政策法規學習及調解技巧培訓,在第一道防線無法化解時,能夠提供更加專業的調解力量,促進涉企糾紛解決。
三是筑牢訴前調解防線,減輕企業訴累。在法院成立訴前調解中心,在四個基層法庭成立訴前調解工作室,通過調解結案,做到案結事了,讓當事人滿意,減少當事人的訴累,也減輕了法院的訴訟和信訪壓力。
2022年該項舉措實施以來,沁陽市萬人成訟率為92.45件/萬人,較21年下降9.5%,涉企民事案件數量下降14.8%,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