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審批要半年,現在僅用1個月。不僅為我們節約了時間,加快了進度,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吉林省磐石市某水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志力談起自己的經歷,心懷感激。
按照常規辦理走完審批程序需要半年,吳志力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到磐石市信訪局進行咨詢,沒想到當天就有職能部門工作人員與其對接。這是磐石市建立涉企信訪問題“聯系機制”“回溯反饋機制”后的真實場景。
“堅持對涉營商環境信訪投訴實行‘不過夜’,第一時間梳理企業投資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各類信訪問題,現場劃分歸屬,交辦責任主體,做好跟蹤回訪,及時反饋辦理結果。”近日,磐石市委辦公室副主任、市信訪局局長李冬生告訴《法治日報》記者。
(資料圖)
1年來,磐石市信訪局先后為42家企業提供信訪咨詢服務97次,間接助推55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開復工建設,累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8億元。
近年來,磐石市堅持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通過充分發揮信訪制度優勢,履行信訪工作職能職責,形成信訪工作“大格局”,做實做細做好“減存量、遏增量、防變量”各項工作,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近日,福安街道平安社區網格長張海英在日常排查中發現,北部教育園區學生上下學期間接送學生車輛聚集、亂停亂行現象普遍,交通擁堵問題突出。將情況反映到市信訪局后,市信訪聯席辦第一時間組織教育、交管、執法等單位召開協調會,研究交通控流、限流、引流措施。通過在學校周邊劃限時停車位,加大上下學高峰易堵路段“護學崗”巡邏頻次,強化對學校路段交通疏導和規范停放,僅用3天時間就有效緩解了交通擁堵問題。
“我們以開展信訪問題源頭化解三年攻堅行動為抓手,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務下傾,從過去注重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社會效果。”李冬生說。
2022年以來,全市1286名網格長和8979名網格員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群眾優勢,通過社情民意大走訪、大排查,及時回應、就地化解信訪矛盾562件,化解率達96.7%,最大程度減少了矛盾外溢、信訪上行。
堅持搭平臺、開言路,不斷拓寬人民建議征集渠道,磐石市信訪局著力把群眾“金點子”轉化為破解問題的“金鑰匙”。
2022年以來,磐石市信訪局聯合市融媒體中心在“掌心磐石”App開發“民意征集”專題板塊,共征集人民建議112件,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紅色文旅產業發展、政務服務環境提升、社會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等。
“我們梳理形成工作專報12期,推動市級領導領題調研、職能部門深入論證,共有47條群眾建議被黨委、政府決策采納,不斷提升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水平。”李冬生說。
2021年,磐石市蟬聯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長安杯”。2022年,磐石市進入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