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雪泓
4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6.0版改革方案——《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進行解讀。據悉,6.0版改革首次把京津冀營商環境一體化發展作為重要任務,圍繞商事制度、監管執法、政務服務、跨境貿易、知識產權等5個方面提出了27項任務。同時,提出以數字賦能推動“整體政府”建設,大幅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楊秀玲介紹,6.0版改革方案以公平競爭、市場準入、產權保護、信用監管等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大幅提升企業獲得感,助力各類經營主體更好更快發展。在著力營造京津冀一流營商環境方面,進一步加強區域商事制度協同改革,推進電子營業執照三地互認互通,企業在跨區域遷移時稅收優惠資質三地共認、無需重復辦理;推進京津冀協同監管,實現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首批8類公共信用信息跨地區共享,推動三地守信聯合激勵和信用監管聯動;強化京津冀政務服務合作,新增19項“跨省通辦”事項;支持三地海關大幅提高通關效率;推動京津冀知識產權全鏈條協同保護,加快三地中小企業專利技術供需對接,推動行政執法結果互認和信息共享。
據了解,《實施方案》以“三個一”改革突破為牽引,將全面推廣“一業一證”改革,推出更多“一件事”集成服務,推動“6+4”一體化綜合監管盡快落地見效。如,北京今年將在全市藥店、餐飲店、便利店等40個場景推進“一業一證”改革,企業取得的行業綜合許可憑證在全市范圍互認通用。針對企業群眾反映集中的高頻服務事項,將選取舉辦會展、大型演出和商貿促銷活動、幼兒入園等20余個場景,進一步推行“一件事”集成服務,并全部納入政務服務綜合窗口,實現“全程網辦”,申請材料一次提交、審批結果一次發放。
楊秀玲說,2022年,北京市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率先探索推進“6+4”一體化綜合監管,系統運用風險、信用、科技、分級分類等6種監管方式,結合“一業一冊”“一業一單”等4項基礎制度,在餐飲、物流、養老等31個場景初步建立多部門協同綜合監管體系。今年,將進一步完善“6+4”一體化綜合監管體系,建設統一的數字監管平臺,推動監管執法“一網統管”。
據介紹,在以數字賦能推動“整體政府”建設,大幅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方面,《實施方案》提出,要以數字化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用“人工智能+大數據”賦能,廣泛應用數字技術,促進政府治理流程優化和模式創新,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同時,系統打造智慧政務、智慧監管、智慧口岸、智慧稅務、智慧法院,大力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慧治”,構建協同高效的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體系。此外,還將加快建設“京策”平臺,重點解決企業反映強烈的政策“找不著”“看不懂”“用不上”等問題,逐步實現行政給付、稅費減免、財政補貼等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全覆蓋,推動更多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掌上辦”“全程網辦”“跨省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