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檢察院近日出臺關于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南京新實踐18條意見,優化穩企業、保就業、促發展檢察舉措,不斷營造安商惠企法治化營商環境。
意見提出,要強化民營企業司法保護,優化不捕不訴、羈押必要性審查等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健全預防涉民企刑事“掛案”長效機制;加強涉民營企業專項法律監督和控告申訴案件辦理,及時監督糾正不當查封扣押凍結企業財產、未及時刪除企業失信信息等違法執行行為。深化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充分運用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探索建立合規后跟蹤考評機制,加強合規不起訴與公益訴訟、行政監管銜接。積極穩慎探索在重大復雜案件和國有企業、大型企業、跨國企業等各類案件中適用企業合規,推進刑事訴訟全流程適用,充分引導企業合規經營。
意見提出,要服務保障科技自立自強,圍繞“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國家級高水平人才集聚平臺”建設,依法嚴厲打擊侵犯關鍵核心技術犯罪,強化對技術類案件民事行政訴訟監督力度,審慎辦理涉科研經費、高科技人才各類案件,圍繞“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發揮南京“1+13”知識產權檢察保護聯盟作用,探索開展涉知識產權、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領域公益訴訟,深化知識產權惡意訴訟專項監督,促進知識產權領域依法授權、依法獲權、依法維權、依法用權。
意見還提出,要服務保障數字經濟發展,聚焦“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加大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司法保護力度,依法懲治危害數據安全犯罪,堅持數字賦能法律監督提質增效,助推社會治理現代化。深化推進打擊治理洗錢違法犯罪三年行動計劃,與證券監管部門建立常態化協作機制,深化“長三角”檢察機關反走私一體化協作,依法嚴懲重點領域走私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