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二手車交易市場發展迅速,線上平臺因便捷、多樣等成為消費者選車、購車的重要渠道。但隨之涌現出許多問題,虛假車源、信息不符、霸王條款……為幫助消費者“排雷”,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簡稱四川省消委)發布如下消費提示。
要警惕低價陷阱,不要輕信口頭承諾,選擇管理規范、服務有保障的平臺;
要謹慎簽訂購車合同,明確收費項目和金額,仔細查看各項條款;
要線下仔細驗車,看隨車文件是否齊全,可以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仔細查驗車輛;
要收集保存證據,包括網頁宣傳、聊天等電子化證據及合同、票據等書式證據,權益受損及時維權。
四川省消委建議,監管部門、行業商協會、二手車市場主體、交易平臺應攜手推進二手車市場高質量發展,通過“互聯網+監管”,出臺行業服務規范和自律公約、制定推廣合同示范文本、建立完善相關機制、強化第三方車況檢測等,共同營造放心舒心的二手車消費環境。
下一步,四川省消委將針對調查發現的問題,約談相關平臺,持續跟進整改情況,聯合相關部門、行業協會等共同規范二手車交易市場。
那么,二手車交易都存在哪些弊端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生活頻道整理了以下幾點。
私自修改里程。在二手車交易中,還有一種私自調表的現象,就是車明明跑了十幾萬公里,結果卻被銷售商調成幾萬公里。其實修改里程對于利潤的幫助并不是特別大,但對流通速度很有幫助。
售后服務體系不完善。目前,二手車交易市場的管理水平仍然參差不齊,許多經營管理手段落后,二手車市場交易形式比較單一,嚴重阻礙了二手車市場健康、有序、快速發展。
交易信息不對等。目前廣告打得最響的是網上二手車交易平臺,號稱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買車的過程就與網絡購物一樣簡單,車型種類多,挑選空間大。但這種交易方式容易造成信息不對等,消費者所能了解的信息大多數來自平臺,買賣雙方的信息無法對稱,會影響到車輛在交易后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