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各村(居)設立了公共衛生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什么作用?3月23日,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牟善勇介紹,目前,全省6萬余個村(居)民委員會均已設立了公共衛生委員會,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本土疫情處置工作中,發揮了最基礎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做好本村(居)重點地區返鄉人員摸排、隨訪和居家健康監測,對山東省發熱等人員信息管理系統反饋的可疑患者,開展社區追蹤管理;倡導移風易俗,提倡“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確需舉辦的盡可能縮小活動規模,合理控制聚集性活動。
牟善勇說,村(居)民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是我國憲法規定基層自治組織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5月,我委聯合省民政廳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結合新一屆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設立村(居)民公共衛生委員會。通過它,可以組織動員群眾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病媒生物防制、公共區域清潔消毒等愛國衛生運動,消除可能造成傳染病疫情傳播的隱患。并利用多種途徑開展衛生健康政策、知識宣傳,提高社區(村)居民傳染病防控和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
在本土疫情暴發期間,公共衛生委員會與鄉鎮干部、村干部、公安干警、村鄉醫務工作者、網格員“五包一”責任制成員,共同摸清轄區群眾底數,根據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等不同要求,協助有關部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居家隔離對象的監督、管理、采樣、消毒等工作,保障好慢性病、孕產婦、兒童等重點人群的就醫用藥需求,做好防疫和生活物資運送等保障工作。
為了更好推動村(居)公共衛生委員會工作落實,下一步我省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動鄉鎮(街道)加強對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的指導、支持和幫助,強化基層衛生健康工作經費和條件支持;二是建立公共衛生委員會培訓機制。推廣東營市經驗,面向村(居)公共衛生委員,開展日常培訓、專題培訓和核心知識培訓,提升公共衛生委員會服務能力;三是開展公共衛生安全社區(單位)創建、社區公衛素養培養提升等活動,引導群眾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等良好衛生習慣,夯實疫情防控的群眾基礎。